會議一結束,韓瑩和段澤二人就忍不住跟著秦牧進了辦公室里。
他們是秦牧的鐵桿支持者,在會上,可以什么都不說,全力支持,但到了私下里,有些話還是要說一說。
起碼要讓秦書記有個底。
一名合格的下屬,理應將風險和困難都如實說出來,一味服從和聽話的下屬,并不都對。
“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秦牧看著他們二人聯袂走來,當即問了一句。
“書記,我們是來給您潑冷水的。”
韓瑩沉思了一下,還是說道:“兩三百億的投資,對于慶城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獲得的。”
“姚市長答應的那么痛快,八成也是覺得,您不可能獲得投資,同時,省里和市里肯定也會對我們的工作,百般阻撓,書記,這個投資,我們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的。”
段澤同樣附和了一句。
他們說話其實都很委婉了,就差沒直接說:書記,您的這個計劃不可能完成,趁早放棄吧!
“這些問題我都想過了。”
秦牧看著二人,安慰道:“困難再大,我們也要做,關于投資的事情,你們盡管把聲勢造出去,我相信,會有眼光好的銀行、企業,愿意給我們投資的。”
啊?
眼光好的銀行、企業來投資?
秦書記哪里來的這么大信心?
韓瑩和段澤都沉默了,明顯不知道秦書記心里到底打的什么如意算盤。
“韓瑩同志,關于成立國企和慶安集團共同持股汽車公司的事情,你這邊抓緊一點,跟季修明商量好,把各項計劃都完善了,才能吸引人投資啊,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想,而是要有具體行動。”
秦牧又強調了一句。
“好,我和慶安集團那邊再接觸一下,兩天內把各項計劃做好,對外造勢,宣傳出去。”
韓瑩滿口答應。
雖然她不知道秦書記的自信是哪里來的,但出于對秦書記的信任,她還是決定照做。
出了辦公室,跟段澤一琢磨,才發現對方的想法和她是出奇的一致。
“我們都是跟著秦書記從淮寧打拼出來的干部,不管秦書記的決策是對是錯,都值得我們嘗試一下。”
段澤沉聲說道:“而且,我總覺得秦書記這個決定,肯定有他的道理,或許,他早做好了準備。”
“你說的太對了。”
韓瑩重重的點頭,道:“我相信秦書記,他也許能給我們帶來奇跡。”
……
在整個慶城,乃至于江州,能像韓瑩和段澤這樣相信秦牧的干部,那是少之又少,幾乎全是在等著看慶城的笑話。
短短兩天的時間,慶城規劃了一份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藍圖,并成立國企,同慶安集團合作,共同打造新能源造車新勢力。
一時之間,各路媒體轉發,傳遍全省。
但很可惜,也只是聲勢大,并沒有任何實際的進展,要是擱在以往,慶城這種頗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地方要造車,肯定會有一些銀行和投資公司會去咨詢情況。
前期募集百億投資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但現在的慶城,卻沒有一家銀行和企業有投資的想法,畢竟,誰會冒著得罪江南省一號的風險,去投資慶城呢?
更何況,慶城又沒有配套產業,投資風險同樣也不小。
政治風險、投資風險,兩者疊加之下,沒有誰會去慶城趟這個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