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往南方開,不會太久。”
“讓我再聽一遍,最美的那一句。”
“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
又一個節拍結束,在場的觀眾已經紛紛坐好了。
臉上的表情也沒之前的不屑,也沒了之前的嘲諷。
有的只是沉醉。
喜歡聽民謠的,大多都不是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的是那種快節奏輕松的歌。
對民謠這種東西,都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
將古早,土,無趣等等名頭加在民謠的頭上。
這是挺正常的,但這并不代表民謠垃圾。
覺得垃圾,只是因為不適合這一部分人不適合聽民謠。
有些人喜歡dj,快節奏輕松的歌,那他就不會喜歡這種簡單節奏中帶著憂傷的歌。
同理,民謠酒館中的這些觀眾,他們大多喜歡民謠,所以不怎么喜歡網絡上流行的那些dj快節奏歌曲。
這很正常。
之前蘇源一個小年輕上臺,他們表現出厭煩很正常,畢竟唱民謠是需要情感的。
可到頭來他們忽然發現……
這不是什么年輕人喜歡的流行歌曲,而是一首品質極好的民謠。
這種驚喜感可想而知。
蘇源繼續演唱,現在的他差不多已經完全沉浸入歌曲的氛圍中了。
沒有多余的注意力關注臺下的觀眾,他現在一心一意只想唱好這首歌。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
“代替夢想的,也只能是勉為其難。”
“我知道,吹過的牛逼也會隨青春一笑了之。”
“讓我困在城市里,紀念你~”
……
下面的觀眾有幾個眼眶已經開始泛紅了,歌曲這種東西,是傳遞情緒最好的媒介之一。
聽歌如聽故事。
這個故事并非是聽他人的,而是……聽自己的。
不論是任何人,年紀大了,心里總有遺憾。
無論是夏天,還是青春,還是夢想……哪個人又能完全做到不留遺憾呢?
……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樣回不來~”
“我已不會再對誰,滿懷期待。”
“我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遺憾。”
“所以你好,再見~”
……
指尖在吉他殼上敲動,這首歌曲在他的演繹中緩緩落幕。
安和橋整首歌并沒有太大的起伏,甚至連副歌高潮都沒有,但歌詞中述說的故事,卻讓人心緒難以平復。
像是自己的童年在這首歌曲中短暫復蘇,直到歌曲落幕,他也從自己的童年夢中回過神來。
有遺憾,但更多的是懷念。
他的歌曲落幕了。
臺下觀眾也漸漸從蘇源的歌曲中清醒。
歌曲開始前,觀眾們有多煩躁,現在的他們就有多平和。
本以為蘇源是個小丑,沒想到他竟然是個大佬。
之前不該狗叫的!
而那個原本要離開的中年人,不知何時發現自己已經坐回了之前的位置。
短暫的沉寂過后,他帶頭開始鼓掌。
聽到鼓掌聲,其余觀眾如夢初醒,也紛紛開始鼓掌。
瞬間,小小的民謠酒館中掌聲雷動!
把一旁看戲的老板都給整懵了。
說好的垃圾歌手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