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培訓十天到了第七天。
今天給一班講課的是川省的李有為廳長。
課題是:責任、耐心與破案!
面對眾多一線公安局長,李廳長說了很多心里話,諄諄告誡道:“平時大家碰到案子,尤其命案,一定不能毛躁大意,可能你無意當中忽略掉的一個細節,會讓這個案子永遠找不到真相,最好靜下心來多思考,越難的案子越要學會靈活變通,真相永遠不會在死胡同里。”
底下學員都聽得很認真。
一位副部級公安廳長親自授課,不管講的是什么,都值得用心銘記。
李廳長喝了口茶道:“比方說我們省最近發生過一個命案,某天村民周某在農田里給莊稼打藥,他去一個廢棄池塘里取水時,發現水里有東西,仔細看發現一撮頭發,他找來村民幫忙,從水里撈出一個六歲女孩,村民商議抽干水塘,又在水里發現一輛三輪車,有女尸坐在三輪車里,經過法醫鑒定,兩位死者頭部都曾受過重擊,被人殺死后棄尸在水里,因為尸體被水浸泡太久,已經無法辨認,經過民警同志大量摸排走訪才確定死者身份,是一名帶娃的家庭主婦,丈夫在外地打工,最先發現的女孩就是他們的孩子。”
說到這里,李廳長對眾人詢問道:“如果換做你們來辦這個案子,調查重點應該放在哪里?”
經過簡單思考,很快有學員說出各自答案。
“鄰居!熟人!”
“丈夫!”
“我認為是情殺!”
李廳長只是笑笑,目光看一圈最后道:“林宇,你是班長,你來回答。”
這就是當班長的好處,叫別人都是這位同學,到了林宇叫名字!
林宇在腦海中分析了案情,對于命案他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殺人總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動機,能從死者或兇手身上具現出來,緩緩說道:“老師,我認為調查重點應該放在死者本身,她是死在三輪車里的,說明她和這輛三輪車有關系。”
李廳長點頭道:“不錯,經過鄰居辨認,這輛三輪車就是她家的。”
林宇繼續推理道:“那么可以按照法醫推斷死亡時間,然后以死者家為起點,發現死者的地點為終點,調查沿途監控,應該可以查到重要線索。”
李廳長先笑了一下,說道:“你要明白這起點和終點不一定只有一條道路,工作量會很大。”
林宇堅持道:“老師!只要找到破案線索,再累也值,我在局里曾再三強調過,命案必破!這是我們身為人民警察的職責,也是對死者的交代,對比死者親人悲痛,我們這點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李廳長面露贊許之色,說道:“我們的確是從監控中查到線索,在死者被害的當天凌晨兩點,死者帶著女兒開三輪車出門,消失在監控中,經過我們尋找沿途所有監控,最終在距離12公里外的一條省道上發現這輛三輪車,只是開車的人已經換成一名男子。”
有人忍不住喊道:“我就說是情殺!”
說話人還很得意。
李廳長對他的表現很失望,否認道:“我可以負責任告訴大家,這不是情殺,而是入室搶劫,被發現后男子毀了女子清白,怕女人告發他,脅迫女子帶著孩子開車出門,直到開到這個池塘附近才殺了女子,把車和尸體推到水里,又殺了女孩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