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祭祖并不像電視演的那樣復雜。
儀式在早上八點開始,在林氏長輩們帶領下進行上香、獻祭品,燒紙錢,叩拜等等。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林氏在抗戰時期犧牲的幾位烈士先輩受到格外關注,有省委高副書記和縣委孔書記向烈士敬獻花籃,鞠躬致敬,以表達對烈士的緬懷和敬意。
儀式在中午十點結束。
在林宇安排下,高副書記沒有受到家里人打攪。
高副書記全程默哀,上車前才朝林宇說。
“一起上車聊聊。”
“好的。”
林宇也不想聽這些長輩嘮叨,直覺告訴他,應該和祭祖這些族人保持距離。
老太爺讓他當什么族長,還沒村長大,誰愛當誰當。
其實他在官場上平步青云,已經給這些人套上一層保護傘。
如果他們有人犯法律,他也會不講情面,殺一儆百,從重處理!
看到高副書記上車,林宇立即小跑過來為領導開門,然后從另一邊上車。
轎車緩緩行駛,高副書記看著窗外倒退的綠色麥田,有感而發。
“知道蘇北地區經濟為什么發展不上去嗎?”
這個問題林宇還真思考過,謹慎回答道:“高書記,我認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滑頭!”
高副書記瞥了下林宇,一針見血道:“說到底還是人的原因!”
林宇想了一會,認同道:“高書記明鑒,咱們蘇北人思想是保守了些。”
高副書記先笑了一聲,然后語氣中帶著沉穩道:“身為一名黨員干部,不懂發展經濟是不行的,如果把你放在這樣一個縣擔任一把手,你覺得應該怎么打開局面?”
這是在考我?
怎么每個領導都喜歡考我?
從段東海到陸書記和李書記,還有孟書記,他們都考察過林宇對發展經濟的能力。
他在發展經濟方面他有獨特想法,而且他導師蘇冰云宿舍里全是與經濟相關的書,耳聞目睹之下,更有信心。
“高副書記,如果讓我主政一方,我會考察全縣,因地制宜進行經濟發展,比方說我們當地某鄉鎮百姓為了致富,包了幾百畝地來種植玫瑰,每年盈利幾百萬,在當地遠近聞名,很多百姓跟風效仿,像這種情況,我認為政府應該支持,甚至在全鎮范圍推廣,如果能打造出一個萬畝玫瑰園,不光能獲取盈利,還能開發旅游模式,帶動全縣經濟發展。”
高副書記轉頭看了眼林宇,眼神中毫不掩飾驚喜之色。
“想法不錯,但有時候不光要會想,還要會做才行。”
林宇點頭道:“高書記說的是,我們很多干部不愿意做,其實是怕承擔責任,但不去做老百姓永遠富裕不了,像我們村改革開放幾十年了,村民生活方式還是老樣子,沒有享受多少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高書記您剛才說的對,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原因,當官的不作為,老百姓想法保守,已經在當地形成一種風氣,想要發展,還是得努力去改變這種風氣。”
“像南方有名的溫州,甚至不需要政府引導,老百姓有錢沒錢都想著去創業,如果把這種風氣帶到蘇北,我想會有所改變。”
高副書記滿意道:“你這些想法很好,有機會可以嘗試,下午我要去彭城調研,現在有些私人話題想跟你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