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缸也帶來了,里頭不僅有大米還有雞蛋和掛面。
秦淑芬不知道是大嫂還是婆婆放的。
不過她看得清,大嫂都是看著婆婆眼色行事,要沒有婆婆的首肯也不可能有這些東西。
她拎出掛面和雞蛋,留幫忙的軍嫂們吃飯。
往后來往的時候多著呢,人家也沒有推遲,一邊繼續幫忙收拾一邊問人到時候想去哪個家屬工廠干活兒,大家可以一起作伴。
軍嫂們都很勤勞,心疼丈夫拿點津貼太辛苦,就想找點兒活干,幫著分擔分擔,輕手利腳兒地賺點錢,將來自己花也寬綽點兒不是。
秦淑芬問了一圈,目前就沒有呆著不動的軍嫂,也只好入鄉隨俗的挑挑揀揀,最后選定了進制衣廠。
那是專門給戰士們做襯衣褲子的地方。
有個年輕軍嫂主動要跟秦淑芬一塊,大家都是制衣廠的呢!
親媽說話的時候,洋辣子忙前忙后的搬柴火。
人小摟的柴火少,來來回回好多趟。
秦淑芬也沒覺得有啥不對....
擱老家里頭,狗都得干活,那看家護院不也是得出力么。
有個小姑娘覺得好玩也要跟著一起,卻被親媽拉住了。
那個軍嫂哄著閨女,“咱們會干也不干,就等著別人伺候咱們,咱們可不伺候別人。”
秦淑芬聽見了,尋思還有人跟她當年的想法一樣么。
可人現在覺出這話其實不對,離雙胞胎兒子結婚還早著呢,糾結以后兩口子誰伺候誰沒意義。
但此時此刻要教孩子不伺候別人,就是等著被別人伺候,那別人可不就是她這當親媽的么。
秦淑芬瞅了幾眼。
那小姑娘渴了就喊渴了,親媽不給倒水就寧愿渴著。
秦淑芬心里頭警鈴大作,尋思往后可不能跟這家走太近,她自己都懶得要命,不想端茶倒水的伺候兒子啊。
洋辣子聽見小姑娘喊渴,抱著茶缸子奔親媽去了。
小孩子那么小都渴了,親媽那么大只得渴成什么樣啊。
人在家里頭就是這么操心老太太的,都是習慣成自然。
秦淑芬擱心里頭感謝婆婆,尋思趕上好時候,跟著享受成果了。
人瞅來瞅去,覺得剛才跟自己搭話,說要一塊上班那個年輕軍嫂順眼,說話溫溫柔柔的,瞧著脾氣也很好,看著很年輕,就算有孩子估摸著跟自家洋辣子也是同齡人。
多好啊。
她這念頭一起就沒有消下去過,比如稍后大家一塊圍著吃飯,那小姑娘的媽居然叫洋辣子喂自家閨女吃飯。
年紀倒是差不多,可秦淑芬不太樂意。
洋辣子自己捧著小塑料碗吧嗒吧嗒的吃,特別真誠的問,“媽,咱家的狗都能自己吃飯了,小妹妹還不會自己吃嗎?”
人家當媽的,臉都綠了,還不能跟孩子計較。
秦淑芬忍著笑叫孩子吃自個的。
開玩笑,雙胞胎能走路的那一天就跟著她婆婆屁股后頭轉了,飯都吃不明白的時候就知道吃啥都不能吃虧,還想欺負她兒子。
不過想到這一個,秦淑芬就想到了另一個,也不知道此時孩子吃飯了沒有,有沒有哭著喊媽媽。
另一頭,菜根確實在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