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對面辦其他手續的革委會顯然鬧騰了許多,急切想回城的知青都快把屋頂給掀了。
公社干事也不是吃白飯的,很快就給發了號碼牌來維持秩序。
本來尋思著拿了號碼的留下,沒拿到的隔天再來就完事了.....
可未婚知青太多太多,年級普遍也都比較小,都聚在一起就想仗著人多力量大就想叫公社再多放號。
開玩笑,離公社近倒是今兒明兒都沒關系,有的走了三四十里路來的,哪經得起這么折騰。
最初打算一天就辦五十個人,鬧到最后硬生生又加了五十個。
這知青插隊那都是連著戶口一塊轉的,光是手動找資料都好花時間,忙活這一百號人,革委會里頭的干事今兒都甭想正經吃頓熱飯。
不,就是再往后一個星期也夠嗆。
外頭的消息不斷地傳過來。
受知青大回城影響最大的是知青農場.....
各個生產隊本來就是本地人占大多數,當年知青們下鄉時啥農活都整不明白,背個百來斤的糧食都能摔了,也是一點點慢慢教起來的。
很多知青是壯勞力倒是沒錯,走了有影響但不至于叫生產隊散了,畢竟抱來的兒子養不了家,一開始就沒指望知青們有多大的貢獻。
知青農場不一樣.....
很多地兒都是從一片荒蕪被成千上萬的知青慢慢建設起來的。
知青對農場是勞動力,是建設者,甚至是農場未來的接班人。
知青走了,勞動生產立馬癱瘓,學校,醫院,農場辦起來的各種工廠都得停擺。
有的地方已經亂了。
好些城市勞動部分已經開始招工招干,商調,獨生子女,病退啥的說法也都出來了,反正就是給個理由叫知青們回家鄉。
革委會每天辦理回城有限制,有的知青湊一起計算著,辦一個體檢排幾天隊,再辦個糧油關系再排幾天隊,等真正能走的那天至少是半年......
徹夜不睡覺來排隊也不能解決問題。
你不睡覺,人家也不睡覺,依舊排不上啊。
陸陸續續的,公社都開始用發放號碼的方式給知青們辦手續。
沒幾天又傳來有個知青連續四五天早上兩點起,趕了五十里的山路去領號碼,結果還是沒輪上。
隔天又得新排新來拿號。
人估摸著一時間腦子擰巴了想不開,找了個地方自噶了。
事一出,革委會又不敢發號碼牌了,誰都擔不起人命。
關于知青的事就沒玩,那還有那些嫁給本地人,或者娶了知青的本地家庭。
之前回城替班的事情一出就鬧過一次,這次更兇.....
有的女知青拋家棄子也要回城,半夜偷偷走被婆家抓回來關屋里頭。
有的男知青也要回城,媳婦孩子統統不要了。
如今女人們也不相信知青回去還會再回來,或者把娘兩幾個接去城里頭生活,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留著人。
這一直鬧騰,知青回城似乎沒有消停的趨勢。
一臉忙活了好些天。
徐春嬌坐屋里頭,一屋子的人都是微微死人氣息,累得只會喘氣了。
她蹙眉看著不斷往屋里頭擠著準備離婚的知青。
不僅辦理的人要瘋了,這些等待辦理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煎熬,可能也要瘋了。
幾道小小身影費力的擠進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