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不是現吃的,牛桂枝興致勃勃的掏出三罐鐵皮罐頭裝的煉乳來。
徐春嬌叫二兒子拿菜刀來,從煉乳罐頭的小門檻撬出個二公分的開口。
幾個孩子已經熟練的把家里頭大杯子小杯子通通放到桌子上,數雙眼睛盯著淡黃色的濃稠煉乳絲滑的一點點流進杯子里面。
滾水再一沖,勺子一杯杯的攪合過去,瞬間就是一杯牛奶啦。
牛桂枝吃幾口面墊吧下,又迫不及待的拿出一卷布料。
黃水仙一看就說是一等品吧.....。
這年頭什么東西都分等級,除去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四等品都是殘次品,比如那格子布料印花都模糊了也能賣,這樣就可以減收布票。
牛桂枝笑著說給家里買的肯定是好的。
其實她心里頭也有幾分揚眉吐氣的意味在,更是一件件的往外掏。
孩子們也很捧場,每拿出一件,就能得到孩子們的一聲歡呼,一個個的高興得跟過年似的,小眼睛瞪錚亮的等著看新鮮。
牛桂枝最后掏出來的是幾罐珍珠面霜,喜滋滋的說家里的女人都有一瓶,連帶現在不在家的三嫂都有,回頭等人回家了再用也是一樣的。
牛桂枝扭開蓋子挖一坨就要一人給抹些,絮絮叨叨的說買的時候人家說了是香江那邊的特產!
徐春嬌尋思味道有點熟悉,拿了一瓶仔細看標簽。
好家伙,這不就是鎮子上日化廠生產出來的珍珠霜么。
好不容易賣出去了,又被自家閨女人肉幾千公里給背回來了,而且人此時此刻就坐在生產源頭…
老牛家偶爾興致上頭也會一塊去挖珍珠,那玩意撬著就跟開盲盒似的也挺好玩。
老太太指著標簽上日化廠的地址告訴閨女,這上頭寫著委托方授權生產,委托方就是咱這里.....。
還有,珍珠霜的原材料里,挖珍珠的可能是你媽,清洗的可能是你三大姑,包裝的可能是你二大爺…
社員們總算有插話的機會了,忙追問著平日挖的珍珠做了成品居然能賣到香江去嗎?
聽說那可是人人擠破頭都想去的神仙地方,那報紙上天天都在宣揚嚴禁偷渡去香江啥的。
這么個小旮沓生產的東西,居然還能賣到香江?!
話一多,難免就有問不該問的,比如某個社員就提想借這個機會問問徐老太,這幾天生產隊里頭一直有傳言,說是可以賣點自家的雞蛋啦,蔬菜,自己做的食物啥的,而且收入不再試上交生產隊等年末的時候統一結算,而是直接揣腰包里。
人就想問問傳言是不是真的啊,真要能行的啊賣珍珠行不行。
那都能賣到香江了,他自己再撬點珍珠來賣應該也有人買吧?
社員里頭也有聰明人,知道捕風捉影的傳言極大可能就是隊干部們往外擴散的,不然咋沒有澄清呢......。
不過也沒有明說,就證明自由賣的事不能放到明面上,否則就辦不成了。
當即就有好幾個腦瓜子活絡的立刻去捂幾個社員的嘴,心虛的去看徐老太。
徐春嬌沒好氣的追問接著往下說啊,咋不說了呢。
見都不說話了才招呼牛桂枝單獨進屋去,她有話要說。
老牛家心里頭能猜到幾分老太太要說的是牛桂枝畢業以后的去向,否則人也不能急吼吼的回了一趟家。
牛翠蘭拉著于磊就跟老太太交代一聲,她們已經吃面了不餓,正好回趟城里看看孩子爸。
夫妻兩這幾天置氣沒見著面呢,但有孩子居中那么一潤滑,氣氛都不一樣了。
那于亮東瞧見兒子長高了點,不知是不是開始進變聲期還是咋的,那一聲‘爸’都帶點跟以前不一樣的低沉,聽得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