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一本,一年有12本,每一期價錢八毛錢左右,一年不到十塊。
這還是漲價了的,牛翠蘭對這刊物有印象,剛發刊的那幾年一本才一毛錢,按著這么漲價,再過的十來年不得漲到一兩塊錢一本呦。
人也怕過后忘,干脆就坐下來拿信紙抄地址。
到時候把訂一年的雜志費附在信封里寄給雜志社辦理征訂手續。
人家收到了以后會按月把雜志寄過來,到時候郵遞員會送到家里,這就能看上了。
人一邊寫一邊豎起耳朵聽親媽和大嫂說話。
“隊上用不著你參與秋收,飯店雙搶一個星期不開門,你跟著桂枝去羊城。”
“她在那搭乘飛機離開,你再到鵬城找一家貿易公司,看看外匯創收是怎么個搞法,咱們也弄。”
前有日化廠做了個表率,后又有牛桂枝打了前陣,徐春嬌現在對三來一補政策差不多弄明白了。
黃水仙期期艾艾的應下,提著個七上八下的心情出了門,奔著去找姑子。
如今人是她唯一的依仗了啊!
牛桂枝也有些意外,倒也細致的為自家大嫂考量著。
她這會正等著學校發回相關證明,好拿去坐飛機。
飛機錢是親媽出的。
兩樣都只是時間問題,不會出錯的,頂多就是這一兩天的事,說不定明天就有消息....。
到時候一塊過海,若是時間充沛,她先把人送到目的地再去坐飛機也是一樣。
親媽坐過飛機,還說那會是等人齊全了才飛,愣是等了一兩天呢。
如果恰好也碰上了,保不齊她還能陪著人一塊去貿易公司。
黃水仙心穩當多了,開始想著安排兩兒子。
隔天到飯點時人就問牛建國牛建軍想吃啥。
孩子說吃面吧。
黃水仙說好,中午端上來的,是昨天大聚餐特意剩下來的干飯做的炒飯,往里頭放了蘿卜丁,土豆丁,青瓜丁,還有蝦仁。
晚飯人又問兩兒子要吃啥。
牛建國和牛建軍說:“吃飯吧。”
黃水仙同樣點點頭,晚飯端上來的是面條,因為剩飯晌午全吃完了…
兩個當兒子的也不生氣.....。
老太太定下來的規矩就是不喜歡吃的可以不吃,但別人做的不能說,不做飯沒有發言權,只有夸的權利。
當然,也可以光吃飯不夸…
牛建軍唏哩呼嚕的邊吃飯就邊跟親哥說悄悄話,“媽心里頭都有答案了,就是象征性的問咱一下,然后依然做她想做的。”
牛建國還知道為親媽找補,告訴弟弟,“媽這是教我們世事無常…...”
來串門的姚家旺卻覺得很好了。
親媽回來的那一天他說想吃帶披風的餃子,就是餛飩。
人要雞蛋韭菜餡的,現在一天三頓全是這個,連餡都不帶換的…
牽著兒子過來的牛桂枝是來告知姑子一聲,學校證明電報已經傳回來了,明后兩天就走。
這兩天正好是學校報名時間。,
黃水仙尋思能趕上就是好的。
牛建國眼珠子轉了轉,卻跟親媽商量著能不能明兒下午才回去。
人的理由很正當,“我明天早上要要陪大妞和二妞去報名!我還要去看看以前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