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看著表情訕訕的幾個人嗤笑了聲,隔天領著家里幾個孩子出門了。
也是收門板,但老太太不一樣,她殺熟…
平日里關系越好的越往人家家里頭鉆,一個上午收上來七八張老榆木門板。
牛進棚運去家具廠,還真拉回來兩條板凳。
有些事只要有人帶著開了頭而且成功了,再想往下干就輕松容易得多。
等家里頭幾個小孩放假以后,大人小孩就結伴去收門板,忙得不亦樂乎.....。
幾個孩子外向得不得了,甭管認不認識上門先給人家拜個早年,碰上個小腳老太來開門還會喊著奶奶慢點,走之前叮囑人家保重身體,祝福人家生活幸福,把老太整得差點把門板卸下來送出去。
不過還沒等到牛進家夫妻帶著兩孩子回來,最先找來的倒是楊桂芹。
自行車上就坐著豆豆一個,到荒屋門口時還笑意吟吟的來了句,“到你老丈人家了。”
屋里頭的人聞聲呼啦啦的走出來.....。
這會都在呢,但牛翠蘭和黃水仙對于配方的事心里頭始終有點兒芥蒂,總覺得姑子那一趟看守所呆得有點兒冤屈。
本來就是老太太的東西,這賣自己的東西還不成了,說破天都沒有這樣的道理。
兩人寒暄了幾句,假意結伴去菜地就出了門。
臨走時,黃水仙喊走牛建國和牛建軍。
她倒是想把大妞和二妞也喊上,可姐妹兩腳下就跟生根了似的黏著老太太不走。
再說二妞跟人家還有娃娃親呢,不走就不走吧。
牛進棚也在呢,人心里頭倒是沒其他想法。
大環境里的政策就是這樣,所有國營企業的任何東西都屬于國有,其實就跟以前生產隊一樣,社員進山打獵得的山雞兔子啥的,原則上也是生產隊的公共財產。
再者是老太太和公家之間的合作,更沒啥好說的.....。
不過人打了聲招呼也要走。
前幾天去賣門板的時候家具廠的人說了,這兩天會回流一張木床,他打算過去看看。
楊桂芹把一包信封遞給徐春嬌,“今年是八千塊錢的利潤,光是年前這一段時間賣到沒庫存。”
糖廠有指標,相當于只要能找到原料,生產多少就能夠賣出去多少。
掙上錢了,再加上楊桂芹如今已經順利成了日化廠的廠長,人更顯得紅光滿面。
這幾天曹廠長已經要來了機器的批文,手頭也有點緊張的徐春嬌得了錢也笑瞇瞇的。
如今日化廠和徐春嬌沒有關系,老太太也不提......。
那七萬塊怎么使,楊桂芹同樣很識相的一句不問,兩人親親熱熱的搭著手就講著糖廠明年能更好。
豆豆就蹲門口邊摳小鞋子。
徐春嬌叫幾個孩子去樟木箱子里拿拿菊花晶,一人泡一杯喝吧,這會離飯點還早呢。
大妞最樂意幫親奶奶干活兒,清脆的應了聲。
樟木箱子就貼著墻放著,大妞從瓶瓶罐罐里拿出菊花晶,借著挖耳勺總算撬開了瓶口。
可里頭就自剩一杯的量了,姐妹兩很大方的全沖了一杯給豆豆。
大妞很有姐姐的樣,看到菊花晶化得很慢還去灶房拿了筷子幫忙攪攪。
再進屋時,徐春嬌看了姐妹兩一眼,倒是沒問為什么只沖了一杯。
豆豆皺著臉說:“不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