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茍家吃晚飯吃得晚,這會家里人都沒聚齊全。
茍媽正跟人說分地的事兒,以前干大集體的時候,這家屬于過得去的,一年到頭剛好能吃飽。
剛要說到自家男人久治不愈的腿就瞧見老牛家孩子來了,大人立刻就閉上了嘴巴,笑著招呼趕緊進來,問吃飯了沒有。
孩子們喊著已經吃過啦,就站門口邊眼巴巴的瞅小伙伴,“茍宋能和我們一塊玩嗎?”
茍媽答應著,一邊從灶房里面端出一盤韭菜炒雞蛋,連名帶姓的喊兒子,“茍宋,你先吃飯。”
茍宋跑出屋,朝小伙伴眨巴眼,又進灶房去幫忙端碗筷。
茍媽說拿一人份的就成,其他人還不著家呢,這會她再炒兩個菜。
人剛想喊老牛家孩子一塊吃,往外一瞧一個都沒看見。
孩子們其實沒跑遠,繞到院子側邊去了。
奶奶教過的,上別人家去,看到人家開飯了或者親戚來了就曉得要跑,要是站著看人家吃飯回去必挨揍。
老茍家墻頭挨,幾個孩子踩著石頭趴墻壁上告訴小伙伴他們就在這等著。
茍宋盛了稀飯,一邊跟小伙伴打眉眼官司,一邊夾了一筷子韭菜炒雞蛋就低頭扒飯。
去水缸邊拿蝦的茍媽過去又給夾了一大筷炒雞蛋。
“爸和哥不夠了。”茍宋說。
當媽的說等會還有蝦呢,敞開了吃。
尋常人家做個蝦也不像老牛家鉆空研究個鹽焗或者椒鹽啥的,都是直接白灼。
茍媽上了盤大蝦又炒一盤地瓜葉。
她打算給兒子剝蝦,茍宋喊了聲‘我來!’
人把盤子扒拉到面前來,第一個蝦仁就往親媽碗里放,再剝一只給自己,就這么親媽一只我一只的安排。
茍媽護著碗喊夠了夠了,叫孩子自己吃,別耽誤了和小伙伴玩。
這倒是說到孩子心坎里,茍宋吃飯的速度無形加快,但不耽誤嘴上再點評一句,“媽,你做的大蝦真好吃。”
茍媽笑了,說這就是放了水放了蝦,沒什么技術含量,能好吃到哪里去。
她這兩天心里頭有事,甚至都沒放姜去個腥...。
茍宋說:“真的,媽,你放的水煮的蝦特別好吃。”
小孩心里頭這會全是玩,猛猛干飯后就往外跑。
老牛家幾個孩子從側邊跑過來集合,沒一會全跑沒影么。
茍媽站門口看了一會,這才繼續和鄰居嘮嗑。
人家問:“你們家孩子九月份上不上六年級?”
公社學校的民辦教師幾乎都是周邊生產隊的人,這會陸陸續續已經有人知道了。
小學的還行,家里有初中生才是真的塌了天。
眼瞅著很快就能讀出頭來,奔著中專去的可不少。
中專畢業分配出來一般是本地衛校,財校,糧食學校,農校或者農機學校等等。
包分配就算了,還是干部編制,對于普通泥腿子家那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妥妥的鐵飯碗。
要不為啥中專分數都比重點高中的分數線高出去不少。
初三的事一出來,那些家里困難,就指望孩子工作的可不就抓心撓肝的難受了么!
茍媽嘆了口氣,
“我那口子的情況誰都知道,估摸著好不了了。”
“鎮子里號召珍珠養殖,我跟老茍商量著要不全家就撲這上頭試著干一干。”
“家里這些年不拉饑荒就很不錯了,哪還有什么閑錢。”
“我家老茍這兩天就是借錢去了,到這個點還沒著家呢。”
“現在一毛錢恨不得掰扯成兩段,孩子爸也尋思多個人就多個幫手。”
人絮絮叨叨的念了好多,最后又繞到這上頭來,“我跟孩子爸想著,要不茍宋讀完這學期就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