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嬌不是苛刻自己的主,混到個小干部有坐火車臥鋪的資格以后,再沒多看硬座一眼。
餓了五毛錢一份的火車盒飯說買就買。
少遭罪就覺得時間過得快,沒怎么折騰就到了羊城。
人還領著大妞去市醫院看了陳光榮和張如云夫妻倆。
孩子們都不覺生疏,爺爺奶奶喊得可起勁,哄得老頭子直接發錢,叫孩子愛買啥就買啥。
老兩口精神勁頭比前幾年還好,就是老頭有點郁悶,說上頭要他退休去當老師教課呢。
徐春嬌就坐直了些,關切問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張如云“沒大事,有個病人大出血測不出血壓,靜脈置換輸血搶救沒先收錢,第二天人家還掛著輸液管跑了,挨批評了。”
老太太勸老伴看開點,先救人肯定沒錯的,總不能看著去死吧。
老了說話就有點抓不住重點,人洋洋灑灑的又開始往外說,叨叨其實病人也不容易,以前住院八毛錢一天,但工廠職工看病有三聯單可以報銷,家屬也能報銷。
這本來是好事,但也有好些人仗著不出錢就賴醫院里長期療養著。
估摸公家沒錢了,這幾年報銷比例一直在降低,情況只好了一點。
現在住院費都在漲,住內科一天一塊一毛一床。
腫瘤科一天是一塊五毛錢。
外科比較貴,住一天是兩塊五毛錢一床。
張如云嘆氣,“我看不是錢的問題,甭管以前統一收費八毛錢還是現在的兩塊五,吃不到商品糧的依舊不敢多住,廠子領導哪怕漲到十塊錢一床都能住,有報銷呢。”
往后能不能改善,叫老百姓看病正輕松點,反正他們老兩口是瞧不見了。
這種事發生得多了,醫院也有意見。
瞧著孩子們在呢,張老不再往下說,“我看是該退休了,有個小姑娘是闌尾炎手術,不是什么疑難雜癥,但是他查房的時候講笑話,那小姑娘笑得把傷口撐開了。”
“還有一臺手術開的肚子,也還是個小姑娘,人太瘦沒什么肉,非要上醫用粘合劑,結果查房還是給人講笑話,最后傷口也開了。”
陳老頭嘀咕小姑娘沒結婚,那刀口位置和剖腹產位置差不多,縫合留疤不合適。””
張老太溫聲對大妞說:“是啊,所以大妞要真當了醫生,以后可要多為老百姓著想啊。”
再算算,其實初中兩年真跟一閉眼再一張眼似的。
兩年后可以考衛校啦~
“和奶奶一起學中醫吧,咱們國家幾千年的沉淀可得好好繼承,一點也不難,就跟一加一等于二一樣簡單。”
“比如說,動物天上飛的,是熱性”
“地上跑的是溫性”
“水里游的是涼性”
“植物夏天成熟的算涼性,冬天成熟的是熱性”
“這當中醫不僅能給人看病,你上菜市場買菜去,就按奶奶說的去找菜,什么食材是涼性什么食材是熱性是不是一眼就看出來啦。”
陳老頭忽然插話,喊著說這干嘛啊,都沒影的事呢,別給孩子壓力。
人站起來招呼大妞和牛建國跟自己上外頭摘黃皮去,院子里的黃皮書長得可好可甜了。
等走到外邊,小老頭立馬攛掇大妞學西醫。
“別聽你張奶奶的,中醫哪有那么容易,比如紅皮甘蔗熱性,黃皮甘蔗是涼性。”
“爺爺再跟你說,姜溫性,發汗解表,但姜皮卻是涼性的,像女同志月事煮紅糖姜水就要去皮,你瞅瞅,這里頭細微差別多著呢”
“還是得學西醫。”
老頭子掰著指頭講數據講道理,唐氏兒,剖腹產需要切開復位內固定的嚴重骨折,大出血和顱內損傷,血栓啥的,不做西醫治療幾乎沒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