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集體主要負責種植的老社員扒拉著飯率先發言。
大家主業還是出海捕魚,可那是生產活動。
要想生產活動蒸蒸日上,生活上首先就得有保障。
人敲了敲碗里的干飯。
生活就是吃喝拉撒,吃得排第一位
只要不餓肚子,不就能積極搞生產了么。
所以要追求上進的前提是把糧食問題落實好。
現在家家都擴充了荒地,也種上了糧食,但這只是第一步。
要想長長久久的,就該集體統一耕種,分到各戶管理,收入歸個人。
說白了就是種地收割集體安排,平時施肥澆水等管理責任到戶,糧食收上來后,生產隊收取提留。
老把式打著包票。
聽他的準沒錯,絕對比人人自己單干著管理要好得多。
附和的社員也不少。
雖然分田分地了,但泥腿子們每年還是得各種稅呢,并不是一門心思種糧食,然后收獲就完事了。
公糧,統籌費,村提留依舊是就是雷打不動的三大稅。
公糧和統籌費標準現在已經分到了各家各戶。
提留就是三提五統。
村提留主要有三項,就是公積金,公益金還有管理費。
生產隊的辦公費用啦,生產隊里頭的五保戶,還有公用設施財產啥的出了啥毛病都從村提留里面出。
五統主要是教育費,優撫費,教育費,交通費,民兵訓練費,如今又加了一個計劃生育費。
這錢就交給公家的,也是用都城市里頭的,不關泥腿子們啥事,反正交錢就對了。
社員們也沒覺得有啥。
沒有國哪里有家,國家建設著,自己也該出一份力呢。
往后他們有難處了,公家也不會不管的。
以前都是生產隊管著,什么時候交糧什么時候留三提五統都有人張羅。
聽說今年年末是社員們自己扛著糧食去糧站。
老把式們一提出把手下的田還是繳給生產隊管理,到時候該收什么錢生產隊收了,剩下多少各家拿就行時響應的不少。
社員組團到生產大隊院子里的時候把隊干部嚇著了。
都尋思這兩天沒啥大事啊。
徐水生倒是聽明白了,就是說社員的田都樂意交給生產隊管,日常養護安排干啥就干啥,糧食收上來了也不用一家一家的收三提五統的費用,直接扣糧扣費就行了。
分下去的田和地,莫名其妙的又要回到了生產隊的手里。
還有想追求上進的種地老把式建議可以種小麥!
小麥是旱作,稻是水作,水旱都在一塊田地里輪作有利于地力均衡。
社員們都能聽得懂。
就好比種過苦瓜的地要不就繼續種苦瓜,種其他作物容易串味。
最近好些社員種過苦瓜的地拿來種黃瓜,結出來的黃瓜就是苦的!
好些社員從電視或者廣播上也聽說過,外地有些地方就是稻麥連作的,應該可行。
大家跟著老把式去找生產隊的農技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