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牛桂枝力氣大把黃水仙撂一邊了,邊帶袖套邊叫人先去擦擦頭發,這都濕成啥樣了,別到時候感冒了。
黃水仙沒好意思再說話。
她頭發沒濕,是這幾天天昏地暗的收帶魚沒洗澡,頭發出的油。
牛桂枝放話要給家里人做頓沒見過的。
黃水仙跟著婆婆一起進屋。
這回出去沒有白折騰,整個海島的縣市,甚至人口多的鎮都走遍了,計劃外的機動帶魚儲備全都在老牛家手里頭。
人還挺感慨的連說好幾次巧得很,剛好在碰上強臺風的節骨眼收回來一批帶魚,完全不影響接下來的加工,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復航。
海島和其他地方不一樣。
一旦刮臺風停航就是個孤島,影響大的話,外頭的物資有時候連著四五天調度不過來。
以前大集體的時候也鬧過幾次大臺風,鄉下還成,各個生產隊都有菜地餓不死,聽說城里頭壓根就買不著菜,一批一批的到鄉下挖野菜呢。
婆媳兩說著說著都覺得好像漏掉了什么,還試著縷清楚。
現在海島已經停航了,瞅著臺風的規模小不了,而城里未來幾天都可能處于物資短缺的狀況…
外頭冷不丁喊起來,“吃飯了!”
這才十分鐘不到呢,飯都沒熟呢吧。
但剛才牛桂枝已經撂了話,婆媳兩都往外走看看做的啥。
桌子上一盤盤胡蘿卜絲和土豆絲。
要說不同的話,就是胡蘿卜和土豆上似乎還掛著糖霜一樣的東西。
牛桂枝還信誓旦旦保證著,說這玩意叫蒸菜,有些地方的人還真就愛這么吃。
做起來還方便,以后誰不得空就做上一盤,一頓正經飯菜輕輕松松。
光瞅著是挺新鮮。
蒸出來的胡蘿卜絲和土豆絲居然是蓬松質感。
一人夾了一筷子進嘴嚼吧嚼吧。
能吃明白,上頭掛的不是糖霜,應該是面粉。
因為是稍微晾涼后才吃的,口感是先勁道后軟香。
這種做法確實新鮮,也是頭一回這么吃,再配上老牛家對誰做飯誰老大的思想根深蒂固,一頓夸是少不了的。
大妞浮夸的表示當吃到嘴里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是她孤陋寡聞,見識短淺了。
這丸子……怎么說呢?
用常用的粗話來說,就是太好吃了,用文化人的話來說,就是人間美味呀。
那種從舌尖一直鮮到口腔中的每一個角落的味道,都讓人懷疑是不是土豆絲和蘿卜絲了。
牛建國和牛建軍吃得狼吞虎咽的,如風掃殘云一般,也紛紛夸張的贊美,咋能這么好吃呢?姑姑可真能耐啊,竟然能把土豆和胡蘿卜做的這么好吃,真不愧是大學生啊……
連帶著黃水仙和徐春嬌都得來一句不輸外面大飯店水準了。
婆媳兩一個經營過飯店,一個吃過不少飯店,話出口顯得特別真誠…
連姚家旺得自豪幸福得要死。
牛桂枝給捧得都有些找不著北了,叨叨還真沒啥技術含量,就是把土豆絲和胡蘿卜絲撒上面粉上鍋蒸個七八分鐘,出鍋抖散納涼就行。
芹菜多難吃啊,芹菜葉裹上面粉做蒸菜好吃到香迷糊。
甚至蒸地瓜葉,蒸婆婆丁,蒸辣椒葉,蒸香菜,蒸地瓜葉啥的都沒問題。
臺風天家里儲存好些菜呢,人轉身就要繼續回灶房,要再蒸盤別的什么菜叫大家試一試。
牛進棚剛好在外頭喊門,顧不上聽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述說吃了多么多么好吃的蒸菜,抹了雨水說,“家里進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