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沒啥事就進城吧。
母女兩商量著,城里吃菜難,老李家人口還多。
家里現存的一些青菜也拿點過去。
還有這漫山遍野的鼠曲草也摘一網兜送過去,本地人都懂拿鼠曲草做粑粑吃。
從清明到現在好幾個月了,也算重新吃個新鮮吧。
牛桂枝要回家,卻帶不走姚家旺。
孩子們就已經想好了去處。
早上幫忙干完活就沒事了。
又不用上學,干脆就去碼頭玩吧。
其他生產隊都聽說先鋒生產隊掙快錢了。
能掙錢就這一兩天,再出海也不趕趟了,有的就把自家菜地收拾收拾,瞧見還能吃的就拿出來賣。
海鮮畢竟是肉是葷菜,這平日里幾分錢一斤的青菜賣兩三毛已經頂了天了,再往上人家寧愿不吃也不買。
蚊子小也是肉,今兒賣菜挺多的。
就這會還陸陸續續的瞧見城里人提著水桶往海邊去。
好些人以為海灘上每天都會隨機刷新海鮮呢,舉著個小鏟子走來走去,半天桶還是空的。
反正都是人呢,鐵定好玩兒…
兄弟姐妹干啥都一塊,兄弟兩還去跟大妞二妞通了氣,順便幫自家二叔帶個話,說晌午跟隊上誰誰誰家約好了喝酒吃飯,暢談漁業發展五百年,不用等。
早上來時七個人外加一貓一狗。
晌午回家時就剩小老太和一貓一狗。
惹得老太太直嘀咕還是喜歡帶貓狗串門,因為帶得出去,帶得回來呦…
似乎感受到主人心境變化,‘過來吃飯’狗頭瘋狂蹭徐春嬌....
要知道下雨天的狗,禿子的頭,賣魚的手是人間三大腥。
特別是農村散養的狗子,下雨天以及雨后那兩天漚得不是一丁半點的腥。
狗子還非要擠到小老太兩腿間拐來拐去的走
還沒到家呢,狗子差點卡摔徐春嬌兩次,把徐春嬌熏到干嘔兩次。
等小老太舉手的時候,狗子嘿嘿嘿的貼過臉,仿佛在說:來來來,朝著這打,打死我!
作死的時候,狗子平日干的活一個都沒落下。
進了院子就去叼蒲扇,等徐春嬌拿穩了又去叼小馬扎。
那馬扎是拿竹藤編的,常年累月給狗子叼來叼去,都咬出兩個小窟窿,人一坐下就往下沉。
牛桂枝剛好來送新鮮出爐的粑粑,從碗柜里騰出個碟子來裝。
洗碗的時候狗子叼著碗扭啊扭的就來了。
老牛家習以為常。
第一次洗狗碗的時候,這貨以為吃飯的家伙被征用了,急得眼神都要哭了。
次數多了轉過彎,每次飯前飯后看到有人洗碗就相當主動的叼著碗排隊,等著洗...
牛桂枝還得去碼頭喊孩子回家吃飯,走時還特意站門口招呼狗子。
‘過來吃飯’一天二十四小時可以蹦跶十八個小時,搖頭擺尾的拱著徐春嬌一起走。
小老太不動,牛桂枝又假裝要走,可急死狗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