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科長渾身冒冷汗。
就沖著現在跟蘇國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是真的很可能掉腦袋。
他甚至都有趕緊解釋的沖動....。
以前哈市,津市那有俄租界,而且一棟小洋樓只賣幾千銀洋。
所以好些俄國貴族帶著仆人就去津市租界過日子去了,本土和外來一結合就多了很多二毛子。
他爺爺就是正宗蘇國人,是跟著貴族一塊過去伺候的仆人。
親爸是二毛子,所以輪到他特征已經不咋明顯了。
再加上親爸回了蘇國,人跟著親媽改嫁,所以這段身世沒什么人知道,才逃過了那些艱難歲月。
這些稀罕東西都是親爸手里拿來的....。
而要再追查下去,他那二毛子的爸有秘密門路可以到那邊去,蘇國的物資都是這么來的。
就沖現在的局勢,要不帶點血緣關系都不敢這么搞!
說不清楚,也不能說!
人這會恨不得刮自己幾個嘴巴子,叫你喝酒,叫你亂說話。
老牛家其他人追問啥啊,聽不太懂啊,再說說~蘇國那邊啥樣的啊?
徐春嬌叫人別管,那院子里柴火堆好幾天了沒看見是不是?
這里頭也就黃水仙沒挪位,其他人很老實的走到院子去準備劈柴。
甘科長松了口氣......
此時此刻,人越少他就越自在,掩飾般的假裝去看陸陸續續走出去的老牛家里人,扯幾句無關緊要的家長里短,問問家里都有幾口人啊,這些孩子都是家里的啊?
外頭,牛進棚先點了下人數,包括他在內是三大四小,清了清嗓子開始分配第一個活兒:找手套。
對啊,砍柴不帶手套咋行呢。
大的小的呼啦啦的散開,開始屋里屋外的找勞保手套。
砍柴的三個大人得帶手套,負責摟柴火的四個孩子也不能不管啊。
光是找七個手套就花費十分鐘。
該干活了…
但干活之前先倒杯水,大人喝茶,再呸茶,扶著腰先在院子里溜達兩圈。
小孩逗貓遛狗,噠噠噠的滿院子跑來跑去。
十分鐘又過去了。
三個大人各自挑了個舒坦的木樁坐下,慢悠悠的帶上手套,揪過一根樹杈開始干活。
孩子們就在旁邊摳倒刺,你推我一下,我撞你一下。
出勤不出力,出力出三分。
樹枝砍不斷,全怪刀不行。
砍柴三分鐘,改為去磨刀。
牛進棚負責磨刀,一個人干活,余下六個人伺候。
磨刀不誤砍柴工,但講究只磨刀不砍柴。
磨刀半小時,干活前喝的茶水也到了該釋放的時候。
小號五分鐘,大號又是半個小時.....。
路過的社員探頭進來問了聲來客人啦,再跟人家人家叨叨幾句是啊是啊,然后站門口開始說話。
從大到小,看似忙忙碌碌,實則不干正事,全都是多年干大集體吃大鍋飯攢下來的寶貴磨洋工經驗。
但屋里的話卻是一字不落的聽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