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牛進棚把生產隊的小貨車開來。
人今兒壓根沒怎么說話,甘科長頭一回正視這家沉默寡言的男人,居然還會開車?
有車速度快還不累人,但得去跟人家拿鑰匙。
因為順路,所以一車人去的。
再來晚一點,人家就要出門遛彎去了。
老牛家忙說謝,又約定好了等會把鑰匙送回來。
打開冷庫,已經做了最壞打算的甘科長看著滿冷庫高品質帶魚,還挺恍惚,只覺似乎今兒一整天一直都在走眼。
萬萬沒想到這老太婆雖然精明,但至少不叫花冤枉錢,做人還挺厚道。
甘科長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城里人也得省電,晚上九點十點前就得睡覺,瞅一眼沒問題就得趕緊把鑰匙還回去。
這次職工再下來帶了自家孩子和英語試卷,挺不好意思的表示孩子今年高二,能不能幫個忙。
牛桂枝,那可是恢復高考后鎮子頭一個考上京都英語系的大學生,那是上過報紙的!
甘科長就這么看著那平平無奇的女人拿過試卷,一口純正英語腔念出了一大串英語。
老牛家倒也不是沒注意到甘科長的眼神,只是習慣成自然,心情都不大起波瀾了,以至于甘科長要采購三千斤帶魚,表示明兒就簽合同時都挺淡定的。
一家子折返的時候順便算算賬。
冷庫里的帶魚大部分是出口級別的大帶魚,市面上三毛八一斤。
黃水仙收購回來時是三毛錢,這回賣出去五百斤。
海島十多年沒缺過帶魚,人家還半賣半送,一些品質差的帶魚進貨價一毛錢不到。
賣的主要是那些品質差一點的帶魚,按著臺風前市面上一毛八一斤的三倍價格采購了兩千五百斤。
大人看小孩,叫小孩算算能掙多少錢。
而且也知道,還得撇去下成本....。
黃水仙拉拔下兒子,“快給媽算啊,咱們進的是七分錢一斤。”
期待感主要在大妞和牛建國上。
兩孩子眼神放空.....
早知道就不跟來了,看個熱鬧還被考學業。
特別是牛建國,早知道剛剛就順路回學校得了…
問題是平日里計算都有算盤,再怎么樣都得給根紙筆啊。
還沒等開口要紙筆,兩孩子就聽黃水仙喜滋滋的說:“哎呦喂~瞧這兩孩子能耐的~能心算呢~”
到底還是徐春嬌解救了孫子孫女,叫大兒媳明兒出趟遠門,從哪個地方的海鮮公司收購來的帶魚,就去哪個地方的采購科問問要不要。
一大家子從甘科長聽明白了。
公家的考量和老百姓不一樣。
老百姓吃不上帶魚,可以吃金鯧魚,吃巴浪魚或者鞋底魚,但是公家要穩定市場物品種類,其中彎彎繞繞估摸挺多。
這事還得搶時間,黃水仙心思立刻就轉移了,到了家下了車就去收拾行李,驚得路過的秋玲多問了句要去哪。
人一個月之前不是為了買帶魚才出了一次遠門么?
黃水仙著著急急的找糧票,說:“賣帶魚..”
秋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