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小貨車徐徐開來,車門上還插滿了狗尾巴草。
雖然朋友來得比預期早,牛進棚還是趕緊招呼人下車進家里歇一歇,喊住街溜子一樣的外甥,點出一塊錢叫人幫忙買啤酒去,說:“買金華啤酒。”
金華啤酒六毛三一瓶,還有一種仙居家歡牌啤酒賣五毛三,用瓶裝啤酒招待客人絕對算檔次。
當舅舅的叨叨余下的幾毛錢買汽水喝吧。
想到汽水是一毛六一瓶,回頭再給大妞和二妞捎帶上,這孩子也不剩個啥了,就又掏五毛錢塞人手里頭。
吩咐好了,牛進棚還叫外甥別忘記打招呼,“這是你于叔叔。”
等著外甥走遠,牛進棚才回頭補充,“這我外甥,之前你還接送過他媽媽。”
人家拿煙的手就抖了抖,不可置信的問:“那么年輕,娃都那么大啦…”
牛桂枝剛好進院子來,左手提著只打了膀子的雞,右手提著根鐵皮手電筒
她這根手電筒也是出國考察時公家發的,是3.6的燈泡,而且能多裝一塊電池,下午出發到市區肯定是大晚上,肯定用得上。
還有,老太太出發肯定要經過市里頭,一定會去看看牛進家,剛好能捎帶過去一只雞。
饒大人不吃,給兩侄子補充營養也好啊。
牛桂枝對侄子侄女們真真是一視同仁的。
人低聲問親哥是不是捎帶老太太的人已經來了,時間緊湊不,能不能等她去買電池?
手電筒電池沒電了,還得跑一趟代銷社。
牛進棚告訴妹妹暫時還不走,親媽有事得耽誤一會兒.....。
當哥哥的也給兩人介紹著,“這是于小兵,上回就是他接的你。”
牛桂枝點點頭表示還記得,甚至還跟對方笑了笑。
然而此時人家還沒從打擊中回過神來。
去火車站接人的那一天,他就對時尚靚麗還有文化的牛桂枝一見鐘情。
要知道當司機只要勾勾手指頭,大把的城里姑娘都心甘情愿的往上湊呢。
可牛桂枝條件太好了,足夠掩蓋農村身份的缺點。
今兒,人特意把小貨車裝修一番,喜滋滋的下鄉找機會拉近距離。
現在,這份感情已經扼殺在了搖籃里。
孩子都那么大了,可見結婚至少五六年了。
牛家兄妹兩卻沒有察覺,正拍手電筒呢....。
牛進棚叨叨電池雖然沒電了但還能用,現在他就去找個釘子鉆個洞放點鹽水,在太陽底下曬干還能撐好久呢。
人家畢竟是來接老太太和二妞的,牛桂枝也得好好招待人家,忙提著熱水壺沖糖水去了,放桌上時還客氣的笑了笑。
坐著的本來就是有別樣心思的,直接看傻了眼了。
饒是現在牛桂枝穿著村姑穿的花衣裳,打扮的也一點兒都不起眼兒,但是她身上的氣質卻跟普通的村姑是截然不同。
對方已經從牛桂枝結了婚還有孩子的焉巴情緒稍微緩過神來了。
司機走南闖北都會活躍氣氛,叫于小兵的男同志想帶動氣氛就說:“聽說你們這村有個老太太,幾年前因為分家差點氣死過去,這脾性得又多大啊,頭一回聽見還有人能氣死的。”
牛桂枝頓了頓說:“那應該是我媽。”
死一樣的寂靜里,于小兵干巴來了一句,“那老太太沒事吧。”
牛桂枝頭一回認真打量面前的男人。
這個人其實長的還挺好的,濃眉大眼,鼻直口方,而且在南方,身高有一米八不錯了,可為啥問的話那么奇怪呢。
也不想想今兒來接的是誰?
瞅見對方也回過神來挺尷尬,牛桂枝貼心問:“于同志,晚上溫差大,你這一身不保暖吧。”
快十月份了,人就一件單一,晚上涼風一吹不得打擺子啊?
于小兵忙說不會,自己十幾歲的時候學過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