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嬌甭管坐船坐車,總覺返程比去程快得多。
二妞卻相反,出發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好快,路上啥啥都新鮮,窗外的景色都能盯上一個小時不會累。
返程的時候感覺累死了咋還還不到家…
路程其實也相當顛簸。
徐春嬌領著二妞先從閩南坐火車到羊城。
再坐客車到有輪渡的市。
坐上了客輪顛簸著過了海到市。
馬不停蹄的從市里頭坐客車到縣。
縣城繼續買客車票,一路顛簸著回到鎮。
落地的時候已經晚上七八點了。
小老太本來打算擱鎮子里住一晚上。
都邁開步伐了,有個男同志主動搭話問要去哪個生產隊,兩毛錢一個人包到家的。
瞧出一老一小的謹慎來,人家拍著心窩子表示這不改革開放了么,誰不都得想法子把日子過得好點。
人盤下了生產隊的東風后三輪來拉客,總比走回去快得多吧。
二妞都累得身體直打擺,一老一小花了四毛錢就往后車廂上爬。
說句實在話,那可真是快多了,擱半路還瞧見悶頭趕路的。
多拉個人還能分攤出油費,司機還挺高興,忙問走不走,這都快到目的地了,收個幾分錢就醒。
司機再仔細一瞧就嚷嚷誰家孩子大半夜趕路,瞅這年紀頂多就十一十二歲,別是離家出走了吧!
徐春嬌眼神好著呢,二妞也驚呼出聲,“宋哥!”
小破孩還挺樂觀,沒埋怨沒早點碰上白走了一路,而是慶幸少走五六百米的路。
司機就得問問徐春嬌,“你家的啊?”
兩邊都萬分自然的點點頭。
有個大人在就成了,司機也不糾結半拉大的孩子能不能付錢,示意上車吧。
茍宋那個興奮勁啊,啵得啵得的就開始講市里的好。
不白去,真真是不白去…
市里頭真好啊,車子也多。
這會都快冬天了,那些賣冰棍的一天還能掙兩三塊錢,一個月掙十七八塊錢妥妥的。
要是夏天可不就能掙得更多了么。
那些木工給人家整嫁妝,一天是兩塊六毛錢。
小破孩連四年前鄰居家請木工,每天一塊六毛錢的工錢都記得,叨叨漲了一塊多錢。
轉手賣煙也很劃算,倒個手的事,一包紅梅煙賣出去能掙兩毛錢。
也就是總算到老茍家所在的生產隊,否則小孩都不帶停的,只能意猶未盡的住嘴下了車。
這年頭不管幾點進村,哪怕是三更半夜,依舊會有同村的人知道。
等徐春嬌領著大妞進了荒屋,被狗子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舔了一遍,總算能坐下來歇一歇的時候,早已經入睡的老牛家其他人已經心急火燎的沖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