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進棚今兒下班也把兩侄子給帶了回來,牛翠蘭更是從姐妹兩那聽到了消息,這會人都全齊活了。
“徐家棟自顧自的進了門,把社員們不讓老太太離開生產隊的事說了遍。
因為故意揚著聲,外頭也聽得挺清楚。
徐春嬌剛問了句為啥啊,外頭的社員忽然后退了一大步。
屋里頭還接著說呢,徐家棟道:“大伙說想要個保證,說您去了還回來。”
還沒聽見徐老太回話的社員下意識扭頭就跑,剛好跟慢悠悠溜達過來的徐水生打了個照面。
徐春嬌殺氣騰騰的剛好沖出來。
她不會這么輕易放過這些人的,拔腿就要追,倒是要問問不回來要把她咋的。
她鐵定是吃大虧了,否則這些人不能有這想法。
要天天一人一個嘴巴子,哪一天她不打還都得對她感恩戴德,一個個都是欠的。
社員們跑得更快了,眼神一個比一個清澈。
徐水生倒也是真有正經事,忙喊住親姑。
老太太要出海的話,明兒只有捕蝦船。
撈蝦的話五十海里就能捕撈到大個頭的野生蝦類。
不算遠,按著生產隊機帆船的速度,三四個小時就能到達。
老把式說明,明早清晨四五點漲潮的時候出海,大概午后會回港。
這就跟通知沒兩樣。
也不知道是不是省產隊購入了三艘大船安全性高了,還是這兩年運氣好,難得沒有社員在海里喪命。
擱以前大集體的時候,每個生產隊都有寡婦和孤兒,都是出海的時候丟了命,連尸體都找不回來。
沒法子,光是漁船就好大的限制。
機帆船那都算好的了,木船和水泥船也得用來捕撈生產。
船小還爛就算了,天氣預報也是今年才擱電視上正式成為一個節目。
以前市氣象局是軍管單位,最開始可不往外宣揚氣象情況,就怕哪一天干仗了叫敵人利用了。
后來小地方陸陸續續也有氣象站,廣播里倒是天天播送,但內容都是‘今兒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準頭差得不是一丁半點。
漁民出海都是靠老把式的經驗,所以總有出錯的時候。
容錯率太低了,在海上一旦出事幾乎就會要了命。
所以漁民工分很高,而且出海有補貼就是這個道理。
饒是現在,漁民還是把‘窮不出海’掛嘴邊,才那么樂意老牛家辦加工廠。
一樣的,先鋒生產隊的社員之所以依舊樂意集體捕撈,就是指望著真出了事,生產隊還能顧著一家老小。
真要分開單干,擱海里沒了就是沒了,可沒人再管你。
徐春嬌尋思也行吧。
這趟出海主沒想過辦成什么買賣,主要是為了這張嘴。
海蝦她愛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