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的車子剛走,兩個老太太又續上了話題。
家里有煮飯阿姨,邊擇菜邊往客廳看幾眼。
在這家干活相當舒服,主人家不是事兒精,那白老太太更是成天病殃殃的模樣,像今兒如此話多倒是少見。
看到人從沙發上站起來了,煮飯阿姨就擦擦手問:“老太太,需要啥啊?”
白老太搖搖手,跟著徐春嬌溜達著往外走。
和徐老太嘮嗑舒服,白老太可以多說話。
嘮嗑的時候不安穩坐著,而是到處溜達著走也挺新鮮。
白老太琢磨著徐春嬌背著手姿勢,本來習慣自然垂放身側的雙手也跟著學起來。
還真別說,背著手走路,兩胳膊是輕快了些。
老人家湊一塊就愛說孫子輩。
徐春嬌外孫和孫子加起來有七個,說少也不算少,反正家里冰箱從來沒有隔夜菜。
白老太叨叨孫子孫女加重孫已經有十五個。
雖說平日里大多時候有各自父母管著,不用親力親為的干個啥,但十幾個小孩聚一起也很要命。
有時候光給女娃娃們扎頭發,站那就跟流水線女工一樣。
集體出門的時候就像是帶雞仔…
孩子還都調皮搗蛋,就比如今兒跳車的這個,還有哭著要打其他小朋友的那個。
有時候睡醒看到一圈的孩子就想著上輩子做了什么孽,這輩子命居然這么長,有看不完的崽子,連上吊都沒時間。
當然,孩子也不全是差的。
這會那叫叫秉橋的小男孩揉著眼睛喊著奶奶過來了,估摸著是沙子進了眼睛難受,又不知道咋說好,直喊著‘我的眼睛有點瞎掉了。’
兩老太太一個扒拉眼皮子一個朝里頭吹氣。
小孩還挺有禮貌,舒坦了還知道說‘謝謝’
光是說兩家孫子孫女,兩個小老太就樓上樓下的逛了三趟。
第四趟開始上樓時,白老太說正經事了,“你沒拿著身份證,又這把年紀了,外頭適合你的活不多,我這也需要人。”
零零散散的又說了些其他的,無外乎就是苦日子是暫時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巴拉巴拉。
人尋思著這一大家子初來乍到找的房應該不咋的,提了嘴包能包吃包住。
徐春嬌笑瞇瞇的聽著。
祖上有錢養出來的就是不一樣,要幫著你還會在明上顧著你的面子。
她婉拒的話還沒說出口,白老太那又接著說道:“包吃包住,一個月四千塊錢。”
旁邊那煮飯阿姨抬頭看了一眼,她工資三千塊啊…
甭管答不答應,徐春嬌在心里默默地給豎起個大拇指。
能不能成是另一回事,把福利和報酬攤開來說多敞亮啊。
小老太心里頭算盤巴拉巴拉。
一百港幣換三十塊錢,一千就是三百,四千塊錢就是一千兩百塊錢沒錯吧?
在豆漿還是六分錢一碗的這年頭,一個月掙一千兩百塊啊?
白老太卻以為人是做不了主,追加了一句,“老五已經和你閨女談著去了。”
而這會,小汽車都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