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打聽來的消息不一定保真,按著徐春嬌的意思是先準備著,比如到時候面試肯定得自我介紹,不然人家知道誰是誰啊。
當媽和當爺爺點著頭,這一步肯定沒錯兒,然后開始琢磨著怎么能叫孩子自我介紹的時候亮眼點。
牛桂枝問,“是不是背點古詩好?”
她也是到京都以后才發現有些人家小孩真是不得了,才兩三歲,看見紅豆會說紅豆生南國,看到下雨會說好雨知時節,看個風箏能嘮出一句乘東風放紙鳶。
甭管去誰家做客,只要這家有孩子,頭一個節目就是瞅那孩子表演。
會唱歌的小孩來首兒歌,會跳舞的得來個種太陽,背誦古詩的那是最最最多的。
老姚頭跳出來,“沒問題啊,家旺老早就會背那鵝鵝鵝。”
老頭菜都不接著炒了,“家旺,趕緊給你媽和你外婆背那個鵝鵝鵝啊!”
姚家旺在外頭溜達一早上是真的餓啊,腦子里一片空白,就記得鵝鵝鵝后面是什么哥,半天憋出一句,“鵝鵝鵝,大象他大哥”
徐春嬌說:“不對吧?”
家里那么多孫子孫女,小老太記得好幾首古詩的。
老姚頭感覺也不對,可他文盲,只能提醒大孫子,“肯定不是他大哥。”
姚家旺:“那就是他二哥”
老姚頭篤定也不是二哥,他好像記得最后一個字是鍋。
海島人呦,普通話永遠是硬傷!
姚家旺更餓了,隨便又潦草的應付著:“鐵鍋燉大鵝”
牛桂枝也開口提醒了,“不是鵝,是哥。”
也行吧,姚家旺說:“鐵鍋燉大哥”
徐春嬌發了話,啥都別說了,先吃飯,讓孩子先吃飯吧!
飯后,老姚頭連碗都沒顧上洗,又坐下陪著大孫子排練。
主要是三個大人這會還以為面試是家長都到場,小老太也就騰出一兩天的時間,回頭又得回老白家。
時間緊任務重,就今兒吧。
牛桂枝特意把吃飯的桌子挪開,喊姚家旺自個說說看,想說啥就說啥。
小老太屬于總指揮,補充了一點說“往好的地方說。”
對啊,老姚頭悄咪咪的對孫子說:“到時候多夸夸你,再多夸夸你媽你外婆還有我。”
姚家旺壓根不緊張,深深鞠了一躬,聲音清亮的說:“我叫姚家旺,今年六歲半,我媽叫牛桂枝,我爺爺叫姚聯升,我外婆叫徐春嬌,我大舅叫牛進倉,我二舅叫牛進棚,我小舅叫牛進家,我還有個姨…”
徐春嬌告訴孫子,這是自我介紹,不是報戶口,家里人不用都說上。
老姚頭依舊用氣流聲提醒,“多說好的,多夸。”
姚家旺投過一個‘放心’的眼神,朗聲說:“我跑得快,我爺爺都追不上,以后我可以一個人上學,保準不遲到。”
三個大人聽著還行吧。
姚家旺試圖受到了鼓舞,力圖從身體上找能耐,繼續道:“我跳高也很厲害,我們家住在七樓,平時都不用走樓梯,我可以直接從七樓跳下來。”
看到大人欲言又止,姚家旺想起來爺爺吩咐過多提提家里人,趕緊加了一句,“我爺爺腿腳不好,我可以背著他直接從七樓一起跳下來。”
大孫子捎帶上自己倒是很好,但老姚頭心情有點復雜復雜。
徐春嬌示意親家公先別打斷,瞅瞅那孩子還能說啥。
不干預的結果就是沒一會姚家旺已經開始說自己上過電視,爬到很高很高的樹上,然后跳進電視機里面。
姚家旺繼續抑揚頓挫的說,“我的媽媽就跟天上的仙女一樣,而且她還會說英語。”
話落停了下,滿懷希望的看著牛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