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郵政局大部分業務都得調整營業時間,大部分都是往縮短了去的,好些業務都停了。
老牛家還尋思早寄早了事,到了郵政局一打聽,大年初三以后才恢復寄往香江以及其他國家的業務。
以前都是講究開門紅,也就是大年初一也干活,城里和生產隊都一樣。
這幾年慢慢的能瞧見假期,但那都是各個地方小心在邊緣試探著放。
公家正兒八經宣布春節假期,見報板上釘釘的那一種,其實是去年的事。
郵政局工作人員叫老牛家回去吧,年后再來。
大家都翻身當主人那么久了,都是平等的,大過年咋還能叫人家為你服務呢,這不妥妥老地主思想么。
沒法子,也只能這么干。
老太太不在,來信時也提了不回家過年。
老牛家今年各家各自過的。
一塊過了四個熱熱鬧鬧的年頭,乍一改變還叫老牛家怪不習慣。
先鋒生產隊社員們耳根子太清凈也不習慣,都得問一問徐老太真不回來啊。
不過年還是年得過,且除了老牛家沒有媽感覺有幾分凄涼意外,到處都是稀奇癢癢的。
布票的供應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每個人連褲衩子都是新的,那布料都還沒有用完呢。
今年過年豬肉也敞開供應了,而且白豬多了不少。
聽說是從老外那引進的品種,本土的品種是黑豬短嘴,引進來的白豬是長嘴。
還有的說引進來的白豬老能長了,本土的累死累活養一年,等出欄的時候能有個一百三十斤那都得挨夸。
現在天天都有城里人來買海鮮,人家說白豬隨隨便便兩百斤。
先鋒生產隊的社員們也就個樂呵,畢竟現在還沒有挑嘴的權利,是肉就金貴,就能下嘴,完全不耽誤吃!
村里人家家戶戶都貼著春聯、掛貼,今年條件更好了,還沒過年呢,鞭炮都是連片放的,一家還沒停另一家就起了。
惹的一群淘小子在邊兒眼兒巴巴的猴猴兒著,等放完鞭炮就一擁而上,搶著去撿崩外邊兒沒燃放的小鞭兒。
考慮到秦淑芬坐了兩回小月子身子骨弱,柳月梅,黃水仙連帶著秋玲和牛翠蘭四個人合伙起來幫忙屋里屋外給收拾好了,做年貨啥的多做一份也不打緊,愣也是給置辦得不差。
離除夕還有三天的時候,三房夫妻兩騎著自行車,車前車后掛著年貨總算是回了家。
以往多冷的天都不帶帽子的秦淑芬,這回包得嚴嚴實實的,身子瞧著單薄了好些。
不是好好外張揚的事,自家人見了就說幾句到底身子骨好,瞅著沒見瘦的好話來。
屋里屋外都是干凈的,年貨家里頭也都幫忙張羅好了。
三房夫妻在城里時就猜測家里頭肯定已經幫忙打掃干凈了,打定主意把單位發的,憑票供應的年貨全給置辦上。
牛進棚單位效益還不錯,過年發的各種票據全部用光后置辦下的年貨大概花費50塊錢。
夫妻兩又額外倒騰了些不用票證的商品,這一趟過年年貨總共花費90塊錢,一塊全馱回來的場面很是壯觀。
牛進家拎著年貨就先往二哥牛進棚家里頭沖,秦淑芬拉著見狀就想跑的柳月梅和秋玲!
都留下!!都有份兒!!
人家拿你的真心當回事,誰的心里頭都舒坦,黃水仙領著妯娌去看新炸的油渣。
“生產隊里頭有人劁豬沒整利落,年末上稱只有75斤,達不到派購的標準,拿不到屠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