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路邊隨處可見投幣的綠色電話亭,也不知道哪個好心人早幫著打了電話。
沒等老白家把人往醫院送,救護車就來了。
車上下來的醫生先瞅瞅人有沒有外傷,然后探頸動脈,再看看瞳孔,數一數脈搏,量一量血壓,叨叨是累的,叫家屬平日有事沒事口袋里備點糖。
剛想用身體不好,身邊沒個懂醫人陪同不行來拒絕親媽出行的白老五就閉上了嘴巴。
人就得往別處找找理由。
飲食習慣也是一方面。
一頓兩頓能將就,三天四天后要怎么樣?
到底有個稍微能站得住腳的理由,人也就得多說幾回。
現在差不多快到清明節了。
每年到這時候做飯阿姨都得請假回鄉探親。
當兒子的尋思也行,可以叫老太太提前感受一下離家的不方便。
徐春嬌哪里知道母子兩的彎彎繞繞,只知道沒兩天,做飯阿姨喜笑顏開的回老家了。
活人不能叫尿給憋死…
以前多數是做飯阿姨下廚,人偶爾就替班那么一兩回,這回算是天天摸著鍋鏟了。
都是老太太,而且還都是胃口還不錯的老太太。
白老太原本飲食時刻往清淡了去,油花花多一點都覺得油膩。
住院的時候跟老牛家吃了幾回漢堡初步適應了。
徐春嬌掌勺后沒少從空間拿新鮮食材。
原材料那都是高級貨,做出來的飯菜還能難吃到哪里去。
而且兩老太不上班不上學,大把時光琢磨一日三餐,費心費力整出來的飯菜好吃是必然的。
徐春嬌愣是把白老太的口味的調同步了。
小腳老太以前一天吃兩頓,沒幾天都開始吃上了宵夜…
母子兩之間的爭執到這會才曝光。
徐春嬌瞅那當兒子的,尋思這是一開始就沒找對人。
這要是跟她提前溝通一下,自己哪能這么表現啊。
好了吧,白老太更加堅信到時候帶著徐春嬌出門餓不死。
白老五到底又想著了個理由。
這世道亂著呢,兩老太太一塊出行就跟羊入虎口沒什么區別,到時候遇到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說這話時,徐春嬌識趣上了樓….
牛桂枝剛好過來找媽,只聽白老五叨叨老太太容易遇上危險巴拉巴拉。
當閨女的平日內斂不愛夸自己,但愛夸媽,接上話茬道:“那可不一定。”
人就得叨叨曾經一巴掌把一個老光棍打得暈過去。
還有,她媽一個人網羅住了五只野豬,一丁點傷口都沒有蹭到。
再來,她媽會開大炮,領著百十號人去西南支援建設。
話落還意猶未盡的問在說啥呢,怎么忽然提到老太太們?
碰上個多功能老太太的白老五,終是深深的嘆了口氣…
白老太溫和的讓牛桂枝上樓找人去,不用那么拘謹。
以往牛桂枝指定得客氣推讓,老老實實當個客人呆在客廳里,也是這會氣氛尷尬才順勢上樓找媽。
她推開門,還沒來得及開口,眼睜睜看著親媽手里頭憑空多了一塊石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