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哥我就喝一口。”
“啊啊啊啊啊啊”菜根猛然拔高了音調,雙手撲騰比劃“喝這么多,至少有四口。”
“我嘴大而已,哥,你要相信我真的就只有一口”洋辣子試圖往下吞。
菜根卡弟弟喉妄想做最后的拯救,反而被洋辣子噴了一臉的糖水。
伴隨著牛進家和秦淑芬煩躁的呵斥聲,兄弟兩滾做一團,李知青和秋玲的閨女擱邊上咯咯咯的笑著拍手。
牛進棚繼續叨叨嫌貴還可以做封面底部的反面一頁,一樣的尺寸,彩色的2500塊,套色2000塊。
“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也貴啊,兩年前就已經是七百塊錢一條了,現在聽說在全國性的包子上打廣告,也得上千塊錢。”
“媽,媽媽媽媽,你躺著干啥嘞?”
一大幫子男女老少,提著馬扎和板凳就這么吵吵鬧鬧的也跟著進了屋,像鬼一樣緊緊跟著小老太。
全家主打一個老太太可以不嘮嗑,但一定要在場。
徐春嬌:“.……”
太吵了,實在是太吵了,徐春嬌煩得想打人。
然而等隔天清早自發來送行的社員扎堆出現在村門口,那話才是密得一塊肉放嘴里,一會就成了肉餡。
社員們都挺振奮。
去市里頭開會的老太
同樣去市里頭辦事的牛進棚
奔赴外地考試的赤腳醫生
去外地收購荔枝的李知青,徐家棟以及一個社員
還有去公安局報道的狗子…
社員們覺得,今兒又是戰線全生產隊積極上進的一天呢!!!
大家是扎堆出的門本來就比較明顯,進城時瞧見平日里默認進出城交界點的地方多了一排攤位,儼然是一個正經的早市。
徐春嬌記得,幾天前回來時還沒有…
牛進棚就得給親媽科普下這幾個月的變化。
海島崗位本來就少,那些知青回城以后,有的到現在都找不著活兒干呢。
如今允許個體戶擺攤子,大領導積極得很。
大家伙也一致認為是好事兒。
一個月八塊錢的攤位費,公家不就多出一份收入來了么,
安頓上好些閑散人員,鎮子里頭不用配備那么多干警和聯防隊,省下就是賺到。
選址也是精心開過會的。
市民要來只能坐公交車或者騎自行車。
這會還沒到人人都能有自行車的程度,大部分還得坐公交,那不就盤活了交通業么。
住鄉下的進城辦事趕集,來去都得經過這條路。
一天不買,兩天不買,就不信能次次都能忍得住…
牛進棚雖然句句不提錢,但句句都是錢的影子。
狗子已經被邊上油餅攤子香得走不動道,一個滑鏟歪在徐春嬌身邊不起來,頭偏向油餅攤流啦哈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