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一塊,但是大家干的不是同一件事兒。
隔天牛進家去落實戶籍的時候,敬業的老江家也得四處去瞅瞅周圍的施工隊。
現在鵬城處處在建設,左邊是農田,右邊可能就是正在建設的房子,不愁找不著學習的地兒。
而徐春嬌也得回商品房那,等該等的消息。
大清早的,小老太跟投遞員在一樓碰了頭,聽大小伙子扯著嗓子喊:“六樓徐春嬌,有你的電報。”
估摸著已經喊過幾回了,這會見實在沒人下來就準備爬樓。
送信可以放信報箱里頭,可電報講究的是時效性,公家給配備的都是摩托車。
這種早上七八點就要投遞的,一般都是半夜三四點發的電報。
這個時間點的內容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事,清一色都是家里有人傷了病了嘎了,得第一時間送到。
徐春嬌拍了拍人家肩膀,對上了姓名。
電報是雙向收費,收信的是貨到付款,徐春嬌從手腕上小布袋拿錢的時候,那大小伙子還相當高興的叨叨趕巧了。
就昨天他也是大清早沒來得及吃飯送電報,餓著肚子爬了幾個六樓以后感覺兩眼一抹黑,然后耳朵就聽不見了,就一股老想拉屎勁兒。
“老同志啊,那會我尋思不好得緩緩,可還是暈在樓梯口那,醒來時一褲衩屎,這會心里頭還怕著呢。”
徐春嬌確實瞧出來人高興,一點都不把她當外人啊。
羊城寄來的電報只可能是李知青和徐家棟,估摸著已經朝老家打過電話,得了鵬城商品房的地址又往這打。
這年頭學校開編寫電文的課程的好處就顯出來了,徐家棟發來的電報就十幾個字,寫明白了收荔枝很順利。
問題就是太順利了。
他們是和公家一塊聯合收購的,正規就算了還現場給錢,所以好些果農都樂意貼貼,收購指標已經滿了。
人就是問問徐老太,還收不收啦?
徐春嬌打定主意去一趟郵局,把收購額外荔枝的錢匯過去就成。
雖說回個‘收’字就是七分錢,但昨晚上還花幾十塊住賓館的小老太,也為節省下七分錢狠狠地夸獎了自己一通。
小老太還是搭投遞員的摩托車順路去的郵政局。
她還得等周秀蘭那邊的消息。
自己人肯定不會拖沓,老閨蜜肯定第一時間就找人去了,就是不知道找的那皮皮媽進展到哪一部分了。
這年頭通訊實在太不方便,要等個消息根本就不敢離人離地兒。
路上小老太還跟投遞員探討未來能不能出現個通訊器類的玩意,拿在手里頭隨時接聽隨時打電話,惹得年輕小伙直說不可能,那電線得有多長啊。
這會,皮皮媽正琢磨怎么開口呢,就先收到了自家男人給的生活費。
當丈夫的把七十塊錢撂桌子上。
一個月八十塊錢的工資,撇去一個月的煙錢以及互助組繳費,也就是這個數了。
人哐哐哐的喝著茶水交代著….
“水費電費房租費今兒就給繳上,給爸媽的錢別拖。”
“家里頭蜂窩煤是不是該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