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準備奪冠(還有章凌晨2點前)
依舊是圍繞著左邊區域上下翻飛,接近二十手龍爭虎斗過去,雙方形成了攻擊與治孤的對峙局面。
所謂治孤,是圍棋術語中規律最少,也是最難的下棋方式。
大部分圍棋對局中,為了破壞對方的大形勢,從而打破雙方在全局上的平衡,使局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轉化,棋手不得不在對方勢力范圍內作戰,并因此受到對方的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受對方攻擊的棋就被稱為“孤棋”,往往具備著很是掙扎不妙的生存空間。
而“治孤”則是指巧妙利用對方的棋型缺陷和薄弱環節,將自己的孤棋進行妥善、高效的處理。
顯然,光聽字面意思就知道很難。
特別是在棋子相互接觸時,涉及到棋型和氣的問題,這使得治孤更加復雜多變,難以總結出固定的規律。因此,治孤很需要棋手具備深厚的圍棋功底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樸永訓自認為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但他卻不認為真的能在這里面闖出一條血跡斑斑的生路。
在左邊區域的困境里,他還能稍作斗爭的底氣在于,左下接中腹地帶的白棋并沒有完全將口子封住。
這是其一。
其二,從布局階段雙方就來來去去的爭斗點,那就是白棋下方的斷點始終存在,突破口并未消失。
這也就意味著他還有機會在中盤找到翻盤契機,只不過現如今七三開的勝率對照下,很難。
對手林若不是木樁子,相反更像移動的碉堡,堅固又有攻擊力。
第103手。
心態緊繃的樸永訓在左下方走了手靠出,一邊借機騰挪,同時也隨時瞄著上方一帶白棋沒有完全封住的大口子,以便找機拉出眼位。
或者在迫不得已之際,從縫隙當中選擇強行突圍的作戰思路。
這是一舉三得的一步棋。
“這手棋走得是真好,樸永訓不愧是擅長防守的硬將,很合理,完全沒有任何急躁冒進之處,而且這手最好的點在哪里你知道吧,那就是…”
噠得一聲,棋子落地。
局勢產生新的變化,央視直播間里的聶老話語也落地了。
他有些看不懂。
倒不是看不懂林若的這步棋,從上方虎,破壞黑棋眼位,是再好不過的絕佳應對之策。
而是…
不是,布局階段都過去了,這小子怎么還下得這么快啊。
沒道理的啊,聶老整個人都傻了,五子棋都沒你這么秒下的好吧,難不成還把人家的思路預判了不成。
以為你腦子是ai啊。
他想反駁,但是林若下得確實沒問題啊,又快又沒任何問題。
只不過這也太不給他解說空間了吧,都還沒分析完對手的,就要分析自己人的下一步。
搞得他解說也要搶進度。
沒事沒事,還沒到更后面,現在快點后面不可能一直快的。
聶老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否則次次都被打斷真的很難受啊。
嗯,雖然這個安慰似曾相識。
黑棋接下來長先手,白棋頂補斷,之后樸永訓迅速按照作戰思路從夾縫當中飛了出去。
而白棋的隨之一尖也是局部棋形的要點,同時威脅左右兩邊。
面對白棋的來勢洶洶,樸永訓選擇了在飛出的黑棋下點一并,強硬的進行還擊。
六列十二行。
林若輕描淡寫落子一打,將附近地帶的黑棋眼位破壞殆盡。
這手棋走的樸永訓心有些亂,因為他的布局又要被打散了。
無奈之下只能被動操作黑棋就近左移兩格跳,一來補斷,二來保證劣勢下扳打有先手。
樸永訓自認為應對已經足夠完善,可是相較下林若的攻擊還是來得太猛烈了,后面的他才意識到,原來這只是開胃菜。
是的,這只是開胃菜。
林若的下一手更有大菜味道,那就是十二列十三行外圍一點。
這手棋并非要借地勢成堵將黑棋的大龍全部鯨吞,而是起著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定型。
定得大氣磅礴,有山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