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又下降了。”
徐萬里感嘆。
他穿的質量返還風衣,御寒效果很不錯,自身又是元境幸存者,四維數值略高。
所以并不覺得冷。
不過,鄧辛年是初境幸存者。
他說冷的話,外面的溫度至少達到零下六十度。
零下六十度的環境,普通幸存者必須穿戴特殊的防護服,才能返回地面工作一個小時。
“普通幸存者或許不能工作一個小時,半小時左右,他們就得回到地下生存城市,零下六十度屬于極端低溫,它令人類的體溫以每分鐘降低一度的速度,凍結細胞......”
鄧辛年隨口普及著一些寒冷環境下的常識。
災難初期,大部分普通幸存者被強制要求上自習,學習有關低溫環境作業或求生的知識。
他也是其中一員。
這些極端環境的常識,幾乎是避難基地強制灌輸給所有幸存者的東西,很多時候遇到某些特殊狀況,便下意識采取對應的急救措施,形成條件反射的本能反應。
“看來避難基地挺有手段的。”
徐萬里笑道。
那些普通幸存者的工作強度很高,恨不得下班就躺床上睡到自然醒,累得提不起本能的欲望。
即便是如此情況下,基地依舊完成對普通幸存者的強制知識灌輸。
很厲害。
“諾。”
兩人正聊著天。
路過一輛運輸工作人員的基地裝甲車,看到車上幾名穿著厚實防護服的普通幸存者,眼神有著一絲亮采。
“他們身上的防護服具有防刺,保暖等效果。”
“基地平時當寶貝,舍不得拿出來。”
“如果不是涉及到跟提燈組織的合作,恐怕也是留著給執行特殊任務的士兵......”
“......”
具備防刺防寒等多功能的防護服,打造工序十分復雜。
一件合格的完成品,基地可能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來制作,投入不少人力物力。
舍得拿出來給普通幸存者穿戴,足以看出基地對提燈組織的重視程度。
“有空給各個基地搞一批質量返還的防寒服吧。”
徐萬里暗自琢磨。
一直在地下生存城市生活,以至于快忘記普通幸存者難以適應地面的低溫環境,一些剛突破的初境幸存者,也很難在零下六七十度的極寒環境里自如行動。
若是存儲一批防寒服,或許有助于避難基地抵抗白霧紀元的嚴寒。
“徐長官,前面就是生物尸體的安置處。”
不多時。
鄧辛年就載著徐萬里抵達一處半封閉的大棚。
大棚門口有不少裝甲車進進出出,運輸生物尸體跟運輸普通幸存者的車輛,走不同的通道,錯開進出。
而擋風的門簾內,隱約能看到幾名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操控叉車或板車,將生物尸體進行分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