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位內的一張小桌。
徐萬里跟余思晗幾人坐著小馬扎,身體放松,望著攤位外絡繹不絕的幸存者身影,心底對地下生存城市的人口基數,也產生更直觀的了解,不再是一串冰冷的數字。
基地士兵限制自由交易區街道的人流量。
如今,幾人所看到的密集身影,大概是五萬人次。
這是自由交易區容納幸存者的正常吞吐量,流通的人數再多一點,便容易影響大家逛街的體驗。
“現在也影響體驗啊。”
徐萬里吐槽一句。
事實上,眾多幸存者完全接受此時的擁擠程度。
對他們而言,這跟災難前的春運相似,均是人擠人往客運站或高鐵站走,屬于正常現象;而徐萬里覺得太擠,僅僅是不想其他幸存者擠到余思晗跟雙胞胎,一直隔絕出半米多的空間。
“徐長官,余長官,兩位白長官。”
于磊端著幾份熱氣騰騰的小食。
面帶微笑地走來,將手中小食放置幾人身前。
介紹道,
“這是藏地避難所的特色食物——古突,以牦牛肉高湯熬制,搭配一點蘿卜,奶渣,味道挺不錯的,不過,古突不止是一道地方特色美食,它也可以當作一個占卜游戲......”
根據藏地避難所的習俗。
年二九晚上,家里得吃古突,一道牦牛肉高湯的面疙瘩。
湯里的面疙瘩藏有各種象征物,辣椒,羊毛,木炭等,代表不一樣含義,帶著一點占卜類游戲的趣味。
“藏地有一句諺語——古突夜的玩笑話,為新年最真誠的勸誡。”
“古突?”
聽完于磊的介紹,白綺苗的雙眼頓時一亮。
她喜歡玩游戲,占卜類游戲比較少,平時幾乎玩不到。
而現在碰到一個現實版的占卜類游戲,興趣一下就被勾起來了。
“徐哥,晗姐,小禾,快,咱們來比比誰的運氣好。”
“比運氣?”
“行,看看咱們誰的運氣好,誰的運氣好誰就負責開盲盒或挑選狩獵目標......”
“......”
余思晗跟白綺禾欣然同意。
幾人并不封建,不太相信所謂的氣運,覺得好玩,有意思,便一起熱鬧熱鬧。
當然,主要是于磊的介紹挺不錯,幾人聽著就感覺頗有趣味,有點像余思晗小時候除夕夜吃的餃子,有些餃子就包有硬幣,而藏地避難所的古突,則具備更多趣味性。
古突的面疙瘩不止藏有象征吉祥美好的象征物,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東西。
這就考驗各自的運氣了。
“肉丁?”
白綺苗最先下嘴。
第一塊面疙瘩里面藏著的是牦牛肉丁。
牦牛肉丁象征有口福,生活富足,寓意來年常年能吃到美食,生活輕松滋潤,是輕松討喜的象征。
“嘿嘿嘿,不錯。”
“我的是青稞?”
“呸呸,咋有羊毛呢?”
白綺禾吃到的面疙瘩是青稞粒,余思晗則是羊毛。
青稞是藏地避難所最重要的糧食,象征著豐收富足,衣食無憂;羊毛象征心地善良,性情溫和,吃到羊毛的人往往被大家稱贊如羊毛般純凈善良,屬于非常吉祥的寓意。
“桃核?”
徐萬里疑惑的看向于磊。
他不知道面疙瘩里的各種陷,分別代表何種寓意。
得讓于磊解說。
“徐長官的是桃核?”
于磊面色古怪地打量幾人。
一度懷疑是不是剛才撈面疙瘩的時候,專挑寓意好的面疙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