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鳴沙佛窟
兩人跟著黎拓來到鳴沙山,只見綿延的崖壁上,錯落分布著大小不一的石窟,并不繁多密集,看上去只是零零星星地分布著,如同小小的巢穴般鑲嵌于黃褐色的巖壁間。
開鑿聲叮叮當當回蕩在山谷中。
工匠們手持鐵鑿與錘釬,在陡峭的崖面上一點點鏨出佛窟的輪廓。低矮處尚可通過壘石攀爬開鑿,在更高的地方,有人身上綁著繩索,從山頂懸吊下來開鑿,而后將碎石裝入另一根繩上的藤筐,沉降到山谷底部。
另一些人在洞窟內忙碌,用木架支撐穹頂,再以細砂不斷打磨石壁,為后續雕鑿塑像、繪制壁畫做準備。
山腳下,駝隊載著從西境或關內運來的彩礦與色土緩緩行進。朱砂、青金石和孔雀石等彩礦就地加工,碾磨成粉末,而后工匠們以陶缽盛水調和,提煉出鮮艷奪目的顏料:赭石如落日,群青似深海,辰砂若罌醉,更有金粉閃耀,熠熠生輝。
洞窟內的畫師踩在梯上,以筆蘸取顏料,在平整的巖壁上勾勒罕見的紋,還有飄逸的飛天衣袂,莊嚴的佛陀寶相。
彩珠兒嘆為觀止,不由問道:“他們在畫什么”
黎拓回答:“最簡單的是散襯底,用來襯托窟內的彩塑。有些是身毒國那邊流傳過來的釋迦生平。比如乘象入胎、夜半逾城之類,這些都是有粉本可以參照臨摹的。
“還有些是講述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喏,這一窟是薩捶那舍身飼虎,那邊還有九色鹿舍己救人。很多畫師也喜歡隨性作畫,所以即便是同樣的故事,畫出來的也大不相同。”
彩珠兒看得目不暇接:“太美了。”
申屠灼仰頭看著這些洞窟,感慨道:“近些年開的窟越來越多了,可見有越來越多的大宣人開始信奉佛教。”
黎拓點點頭:“可不是么,往來西境的商隊常常帶回這些粉本畫卷,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能看得懂。佛祖教人苦行向善,能滌蕩心中污濁,倒也不是什么壞事。”
彩珠兒道:“我們陌赫的門羅神也是教人向善呢,只是沒有流傳得這般廣。”
再往深處走,就到了黎家開的洞窟了。
黎拓的兄長黎燃正在給一尊佛陀塑像。泥胎佛像覆以金箔,黎燃用軟毛刷蘸膠,將金粉層層刷于佛身,再用瑪瑙刀碾平拋光。光芒流轉間,佛像面容慈悲莊嚴,與四周壁畫中的蓮紋交相輝映。
蓮紋……
彩珠兒的目光落在那些蓮紋上,果然與阿母妝奩中的如出一轍。
黎拓呼喚:“阿兄,我給你帶了胡餅!”
黎燃探出洞窟,垂首往下看,因為背著光,彩珠兒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聽到他警惕地問:“你身邊那兩個是什么人”
黎拓高興地說:“是從姊和她小叔!是阿姑的女兒來尋我們了!”
——
黎家的洞窟不算很高,黎燃三兩下爬了下來,解開腰間的繩索,擦了擦額上的汗,一邊拿起水囊喝水,一邊打量著彩珠兒和申屠灼。
他比自己年長不少,彩珠兒喚了聲“從兄”。
黎燃既沒有表現出質疑,也沒有他們預期中的熱絡,只淡淡說了句:“唔,確實是阿姑的女兒。”
“你認得我”彩珠兒驚訝道。
“不認得。”黎燃隨意地說,“阿翁說阿姑嫁了個陌赫人,生了一雙兒女,你這長相看著就是個陌赫人。”
“就……就憑這個”彩珠兒哭笑不得。
“阿翁在陌赫王都找到阿姑的時候,我匆匆見過她一面。當年你還很小,沒見著你,如今瞧著你眼睛嘴巴挺像阿姑的。”黎燃大大咧咧地說,“而且你來尋親,總不會什么信物都沒有吧,黎拓雖然傻乎乎的,但沒那么好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