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西垂,農家小院,顧家其樂融融,連大黃和琥珀都有骨頭吃,一大一小兩只狗尾巴搖的如螺旋槳。
顧家兩邊的鄰居看著手里硬邦邦的野菜窩窩,只覺得好難下咽。
大人還能苦中作樂,小孩子不懂事,一刻也沒法忍,鬧著要吃肉,哭的豆大的淚珠順著臉頰滑落。
“我想吃肉嗚嗚嗚,爹,我想吃肉……”
當爹的心說他還想吃肉呢,肉票從哪來,錢從哪來。
“閉嘴,再鬧騰別吃了。”
“你兇娃干啥!”當娘的看不得男人兇娃,掐自家漢子一把,哄著兒子,“別哭,別哭,娘明天找人問問,看看能弄到肉票不,要是能弄到,也割幾兩肉,娘給你包餃子。”
男孩瞬間止不住哭,破涕為笑,“真的?”
“真的!”女人胡亂擦干兒子臉上的淚水,“哭的跟小花貓似的,傻不傻。”
嘴上嫌棄著,心里卻是心疼,別說娃饞,三個多月沒嘗到肉味,他們大人也饞。
男孩高興起來,狠狠嗅著空氣中的飯菜香味,開始乖乖吃飯。
不吃是不可能的,不吃肚子會一直叫,晚上睡也睡不著。
……
這一幕發生在好幾戶人家。
計劃經濟,物資不豐,城里人吃肉都難,更何況鄉下人。
顧家。
一家人吃完飯,黃秀蘭和趙六娘收拾完灶房。
顧父掃視一圈,發現家里人都在,開口:“給孩子們的名字,我取好了。”
來妹最激動,沖向他爺,眼睛極亮,“爺,我叫什么?”
“你哥叫顧星野,你隨他的名字,叫顧星辭,魚魚叫顧漁。”顧父說。
大崽也很期待自己的大名,“爺,那我的呢?”
“你叫顧知聿。”不等二崽幾個問,顧父笑道:“二崽叫顧知珩,三崽叫顧知謙,四崽叫顧知窈。”
他看著紙念出名字,顧家人,不管是認識字,還是不認識字的,都涌過來,盯著那紙上的字看。
林昭看到那一排名字,眼角眉梢都是滿意。
果然啊,把起名的任務交給公爹一點錯也沒有,起的真好,聿、珩、謙、窈……都是寓意美好的字呀。
鐵蛋見還沒到自己,著急的跳腳,指著自己的鼻尖,“爺,爺,還有我,我的呢?”
“鐵蛋叫顧知行,鐵錘叫顧知理。”顧父道。
來妹很滿意自己的名字,他無法理解的是,“爺,為啥二崽他們的名字都是知什么、知什么,我是星什么?”
“因為你要隨你哥,你哥的名字早就上戶了,只能這么順下來。”顧父給孫子解釋。
至于為啥改用‘知’這個字?他覺得知識就是力量,他希望他的孫輩都有知識、有文化,能走出去。
“這樣啊。”來妹問清楚就沒意見了。
他大聲宣布:“以后我叫顧星辭,來妹這個名字就是歷史了!”
二崽很給面子,“打從今天開始不叫你來妹哥,喊星辭哥!”
“聰明!”來妹,往后余生就是顧星辭的大朋友夸道。
二崽又道:“我叫顧知珩,好拗口啊,不知道這幾個字好寫嗎,要是不好寫,以后我考試,光寫名字都得花好長時間,想想都虧。”
顧父:“……”有道理。
起個顧一?
可……
顧字的筆畫就不少,老祖宗留下的姓又不能隨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