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落鎖前,駱寧與蕭懷灃出宮了。
顧湛、顧院判留在了宮里。
路上,蕭懷灃問駱寧:“母后方才的話,你可有不快?”
太皇太后告訴駱寧,她想給顧湛指婚,就是暗示駱寧另一個意思:顧湛治好了小皇帝,是沒有其他賞賜的,甚至不會公開。
因為小皇帝的病情,也關乎朝政安穩,不宜大肆宣揚。
“母后指婚,禮部就要給顧湛和胡家選婚期,宮里還要賞賜嫁妝。胡家與顧湛都需要這些恩賞,比虛名更重要。”駱寧說。
她覺得這樣最好。
此前,不管是顧湛還是胡家,更需要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而不是虛名。
虛名是在地位穩固之后的追求。
顧湛若得了名聲,她既不在太醫院任職,又不自已開藥鋪,不能給她添什么助力。
“……母后思慮長遠。”駱寧說。
蕭懷灃沒再說什么。
夫妻倆回了王府。
胡太太與胡云驍居然都在,母子倆等在門房上。
蕭懷灃蹙眉。
駱寧上前一步,搶在他說話之前,笑了笑:“你們是問五小姐的事吧?無妨,她與她祖父在宮里。”
又道,“宮里的事,你們不知道為好。不過可以放心,五小姐很安全。”
胡云驍行禮:“多謝王妃。冒昧等著,著實打擾了,請王爺、王妃恕罪。”
駱寧:“你們也是關心五小姐,無礙。”
胡云驍又道謝,然后說:“我們先回了。”
“時辰不早,我也不虛留你們。”駱寧道。
胡家母子告辭離開。
胡太太還說兒子:“我尚未問清楚……”
“已經很清楚了,王爺與王妃剛從宮里回來,阿湛是有依傍的。王爺臉色不好看,再說下去,他要怪咱們失禮。”胡云驍道。
胡太太:“……”
他們如此貿貿然在王府等候,的確有些不知所謂。
“都怪娘,是娘沉不住氣。”胡太太嘆氣,“盛京城里那些貴人們,一個個都穩如泰山,我便是學不來。”
胡云驍想要安慰她幾句,叫她別自責,就聽到她說,“往后改。不過,王妃也不怪咱們。王妃是個好人。”
胡云驍點點頭。
王妃的確是個好人。
是王妃聽說過阿湛,將她從顧家內宅救出來的。
顧湛自已都說,她在家里默默無聞,更別說盛京城了。也不知王妃從何處聽說了她。
此事不好問王妃。
顧湛稀里糊涂走了大運;而胡家更走運,長子的腿疾因此而痊愈,從此少了一塊心病。
王妃一個人救了顧湛和胡家。
漸漸地,盛京城里有了些傳言。好些太醫被關在內廷,他們的家眷也會著急。
雖然打聽不到,可誰不是人精?推演一番,便知是小皇帝又病了。
他一向體弱多病。
不少人妄圖走雍王府的門路,提早“投誠”,被雍王府的人毫不留情拒之門外。
駱宥來了趟王府。
他給駱寧送一盞蓮花花燈,順便說些瑣事。
他跟駱寧說:“好些人去咱們家拜年。年都快過完了,這個時候去拜年,用意著實明顯。
家里只三叔一個長輩,祖母就叫他裝病,閉門謝客。這些人著實可恨,這是把姐夫架起來烤。”
駱寧了然:“這樣挺好,少些麻煩。”
駱宥頷首,又問駱寧:“皇帝病得很厲害?外頭傳言說他要夭折了。這是崔家族學的人說的,市井坊間還沒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