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寧攙扶太皇太后回去。
太皇太后很沮喪。
“……內廷也是這些兒戲般的事。”她對駱寧說。
她的失望與落寞,駱寧看在眼里。
駱寧便說:“母后,朝堂上也打架。說是兒戲,不過是內心奮起的斗志瞬間被壓制住了,不敢真正較量而已。”
太皇太后一愣。
她細品駱寧這話,笑道:“看樣子‘威望’是有用的,日積月累堆砌起來,能在關鍵時候當重器。”
駱寧點頭:“非得母后這樣,才可以。”
太皇太后握住她的手:“你也不差。”
婆媳倆相視一笑。
太皇太后又細細問了魏王妃。
駱寧把魏王妃派孩子登門“乞討”的事,說給了太皇太后聽。
太皇太后聽出了一點不同尋常,知道駱寧有些話沒說,但她直接避開了。
她沒有多問。
阿寧要是能告訴她,就告訴了。既然不想她知道,她裝聾作啞也無不可。
太皇太后委婉提醒駱寧,有時候也要替自已考慮,別涉險。
“……懷灃他是武將,他能做的事、能用的人很多。你先顧著自已。”太皇太后說。
駱寧應是:“母后,我不會吃虧的。”
“那便好。”
駱寧半下午回了雍王府。
正院幾個人都圍上來,詢問情況,擔心她吃虧。
駱寧同她們解釋。
崔正瀾也來了。
“……明日咱們去法華寺燒香,引蛇出洞。”駱寧對崔正瀾說。
崔正瀾:“這樣是否太過于冒險?其實您等著,撫司衙門會抓魏王妃的,她什么都會交代。”
“鄭家摻和其中,撫司衙門最會看臉色。哪怕是王爺出面,事情也會拖延。”駱寧說。
又道,“我就試試,不行算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崔正瀾只得點頭:“我也去。”
又道,“可惜了我的琺瑯暖手爐。”
可貴了。
崔正瀾的私房錢沒多少,還要再攢攢。不夠再買一個了,她深感遺憾。
駱寧叫了她進里臥。
她給了崔正瀾一個荷包:“這里面有幾張銀票。你的暖手爐被我弄丟,我心里也過意不去。
想買一把匕首送給你,又不知你喜歡什么樣式的,我不太懂兵器。這些銀票你拿著,自已選一樣。”
又道,“這次是我不地道,欠你一次。下次你有什么事,直接來找我。”
崔正瀾接了:“多謝王妃。回頭我瞧見了好玩的,再給你帶。”
駱寧笑了笑。
她給了崔正瀾一千兩的銀子。
晚夕蕭懷灃回來,駱寧同他說起了宮里的事。
又把鄭玉姮被禁足兩個月的話,告訴了蕭懷灃。
蕭懷灃:“母后能壓得住她。”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不由蹙眉。
“王爺是擔心母后有危險?”駱寧問。
蕭懷灃:“內廷豈會沒有危險?她在那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理應什么都見過。”
若她真有危險,也是她把自已置于險地,來達到她更想要的目的。
蕭懷灃去邊疆之前,他父皇親自過問他的一切,甚至包括了飲食起居,他跟母親關系不算特別親厚。
但三哥跟他提過好幾件事,說母后如何看似落了下風、實則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等。
三哥既畏懼母親,又崇拜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