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是中秋節。
駱寧恍惚了下。
母后去世前,她帶著榴花進宮去看她,那時候才過端陽節。
怎么不知不覺就中秋了?
時光好像無比漫長,駱寧回想起來,總感覺自己走了極長的一段路,就像出宮的那條甬道,沒有盡頭;卻又很短,等回神時好幾個月時間過去了。
她問蕭懷灃:“今年過節嗎?”
他很忙。
與申國公的較量,不到最后關頭他都不可能輕松。
他心里知曉了結局,這只是給了他信心,并沒有叫他放松警惕。他是個越戰越勇的大將,戰爭經驗豐富。
“過吧。叫上三哥。”蕭懷灃說。
崔正卿不在家,要不然還可以叫上他。
駱寧想起了他,隨口問:“表弟最近沒有消息傳回來?”
“他做了不少事。余杭白氏那邊很安穩,不會給你和阿宥找麻煩,正卿會把這些事辦妥。”蕭懷灃道。
駱寧道好。
中秋節前一天,駱寧給王府所有管事放了賞錢,還給眾人安排了假,有體面的管事可以錯開休息兩日。
管事們個個都贊王妃,不僅慷慨還仁慈。
闔家團圓的日子,王妃也想著他們的家里人,這是把他們當人看的。
正院也一樣。
只是駱寧正院的人都無家無業,休息也沒地方可以去,故而她賞錢就翻了一倍。
“……沒人有家眷。”駱寧似才發現這件事,對蕭懷灃感嘆。
蕭懷灃:“這不是挺好?對你忠心。”
沒有家眷的人,不起其他歪心思。哪怕敵人想要收買,都無從下手。
“孔媽媽和嬤嬤們不提,其他幾個小的,也許會陸續給她們尋一個好夫婿。”駱寧說。
她這口吻,頗有點給自家女兒招婿的意思,而不是把女兒嫁出去。
仔細想想,她的丫鬟們哪怕嫁了人,還是會在她身邊做事。以前她一個人圍著駱寧,往后她一家人都圍著駱寧。
這么算來,的確與招婿無異了。
不過如此一來,駱寧的大丫鬟們就沒辦法配蕭懷灃身邊有前途的下屬。
此事一時辦不好。
駱寧便說:“想一出是一出,我真是的。空閑了再說吧。”
蕭懷灃敏銳看一眼她。
駱寧以為他想說點什么,他卻什么也沒說。
中秋節當天,臨華院設了宴席,擺了香案供月。
辰王早早來了,與蕭懷灃在次間下棋、閑話。
駱寧安排好晚膳諸事,接了小丫鬟手里的托盤,親自捧了茶進來,就聽到辰王還在說崔正卿:“他帶人抓到了那個作坊,還隱瞞了消息。”
蕭懷灃似乎很驚訝,抬起臉:“私印銀票?”
“震驚?”辰王笑道,“鄭氏隨便買只梅瓶就二萬兩銀子,這還是老四當年告訴我的。
他們手里的銀子,花起來宛如流水,你當貪墨就足夠嗎?不過此事也才幾年,根基尚淺。”
“不是朝廷的銀票,如何流通的?”蕭懷灃問。
辰王:“地方州府各種‘引’,不就是助長了鄭家的私印銀票嗎?拿著鄭家的銀票,在鄭氏的錢莊,當然可以跟‘官銀票’一樣用。”
蕭懷灃臉色陰沉如水:“此事要徹查!要大殺一批,把這個口子堵住!”
駱寧把茶盞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