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駱寧怔忪,他又解釋,“坤寧宮已經重建了,雖然辦得急,處處卻不馬虎,娘娘。從前的一磚一瓦都搬走了,如今是全新的。連地皮都挖了三尺,添了新土。只是位置沒動。”
位置也沒辦法動,中宮是對應皇城中軸線的。
上次申國公作亂,雍王府這條街都在重建,戶部負責此事,蕭懷灃趁機特批,把坤寧宮也重新蓋了。
那時候不重建,將來再興土木,御史臺會罵;而陳太后在宮里,估計也是瞧見了重新坤寧宮,明白了攝政王的“迫不及待”,才主動提出禪位。
駱寧被他這句“地皮都挖了三尺”逗樂,忍不住唇角一彎。
陶伯見她笑了,舒了口氣:“娘娘,咱們得搬了。”
駱寧的笑容淡去,點點頭:“好。”
初八當天一大清早,儀仗開路,蕭懷灃前往太廟祭祀祖宗;道路兩旁跪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他著最隆重的十二章紋龍袍,乘輿而行,先去祭祀。禮部為他準備好了祭文,他沒有用。
他自己作了一篇。
磅礴大氣,比禮部官員寫的還要好。這讓朝臣們想起來,這位新君是何等文韜武略。
祭祀結束,打道回宮。
皇帝上殿,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級位置站定,恭候大駕。
蕭懷灃一步步走上御座,鼓樂齊鳴。
百官下跪,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混合著鼓聲,響徹云霄。
蕭懷灃端坐龍椅,心里沒什么激動。
他平靜俯瞰,瞧見屋頂琉璃瓦照在大殿金磚上的日光,恍惚了下。
這是他畢生所求,怎會悵然?
他仍年輕,意氣風發、志向遠大,誓要重現祖宗的繁榮盛世,他也知道自己能做好。
怎么覺得缺少點什么?
大學士上前宣詔。
這個過程比較長,有成套的流程與步驟。
也確定了年號,蕭懷灃的年號叫“元泰”,元是順應天命的意思,泰自然是象征天下安泰繁華。
一般情況下,要過了正旦才會啟用新的年號。
詔書讀完,鑾儀衛的人抬上來,給蕭懷灃蓋章。
這是他登基后第一次用皇帝玉璽。
這份詔書,即將布告天下。
詔書后,就是大赦天下,以及封賞朝臣與后宮。
蕭懷灃沒有母親,只有正妃、側妃二人。
皇帝登基后,何時舉行封后大典,此事卻沒有定論,各朝各代不一樣。
如果這些新帝的正妻,不管是家世還是人品,可能無法擔任皇后,就會產生糾紛。
幾日內冊封有,這種比較罕見;幾年內也有,新帝若正常即位,二十七個月封皇后,這是最合禮數的,也是最常見的;有些博弈之下,甚至十幾年才封后也有。
朝臣們也要估量這件事。
駱寧已經住到了坤寧宮,崔正瀾卻沒有跟著進宮,她還在雍王府——這件事說來話長,蕭懷灃和崔家已經達成了默契,是特許崔正瀾不來的。
整日的流程走完,朝臣們有些累得抬不起眼皮,蕭懷灃卻精神抖擻。
他回了內廷。
闊步進了坤寧宮,瞧見更換一新的宮殿,他心情不錯。
魏公公率領眾多宮人與雍王府正院的人,在院中等候,口呼吾皇萬歲。
陶伯陪著駱寧。
駱寧盛裝,卻沒有穿朝服。
她靜靜笑著,目光里滿含欣慰看著蕭懷灃。
蕭懷灃走近時,聽到陶伯說:“娘娘,得行大禮。”
蕭懷灃尚未來得及說什么,陶伯見駱寧似乎愣了下,又提醒她:“娘娘,您得跪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