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有心事?”
蘇宇走過去,拍了一張張立國。
“沒什么,只是覺得這樣的方式淘汰他們,是不是太殘酷了?”
蘇宇坐在他身邊,望著村口人來人往的身影,嘴里輕聲說道:“殘酷?那你覺得我虧待他們了嗎?”
“他們本來就是來學習交流的,我只是給了他們留下來的機會罷了。”
“你也知道,能帶隊的,就你和虎子,其他人,我信不過。”
言下之意就是沒有那么多人帶隊,那么隊伍就不可能太大,人數一定要被控制在一定數量的。
否則就不是養得起養不起的問題了。
老師說,養著他們,蘇宇也養得起,可他是想賺錢,不是想培養自己的隊伍然后干什么大事,他又不是野心極大,想要干點什么,人夠用就行。
讓其他人帶隊,不是不行,無非就是培養一批信得過的人,可山就那么大,而且他們還去不了深山,能進深山的只有他和張立國有把握全身而退。
換做其他人,第一天進去,就會因為經驗不足,可能就死在里面了,這不是開玩笑,而是事實。
而不進深山,那只能橫向擴大范圍才能容納那么多人同時狩獵,可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區域。
狩獵人是有自己狩獵的區域的,比如蘇宇去黃家村,那也是大舅哥帶他進去的,要是沒有本地人領著,遇到人家山下的獵戶,人家會把你驅趕走。
其實偶爾一次也無所謂,畢竟林子里方向感不是那么強,走著走著就走到別人的區域了,結果自己還不知道。
這是很正常的,就比如一年前,剛剛開始狩獵的蘇宇,虎子,就是因為不懂這里面的彎彎繞,繞了一個大圈,走進了黃家村人家的狩獵場,才救了黃夙娥的父親。
他救了人,事后當然沒人提這件事,但如果沒有那件救人事件,可以說當時的蘇宇已經越界了。
這跟國與國之間的海峽一樣,多大區域是共同制定的,你越界了,就進入別人海峽了,第一次驅趕你離開,如果屢教不改,那么必然迎來的是沉重的打擊。
第一次,人家會問你,哪里人啊?然后說這里是我們黃家村的后山,你們三水灣的人怎么跑這來了?快離開吧。
可要是屢教不改,天天來,那就是作死了,引發沖突,也是很正常的事。
村里有一個灣,里面有魚,村里人偶爾去釣魚,結果村里一個小伙制作了一張網,把魚全撈走了,由于這灣是集體的,不屬于任何人,魚也是野生的,也不屬于誰,撈魚的還是村里人,即便有人覺得吃香太難看,也不會有人出來反對。
蘇宇就是這個情況,他把三水灣,馬家灣區域的獵物全包圓了,但他是本地人,而且兩個村子太近了,也分不清誰是誰的,也就導致無人站出來反對。
可但凡有一戶是獵人,肯定嫉妒的發狂,當初蘇斌就是如此,學習蘇宇去狩獵,結果翻船了。
死了好幾個,這才按下效仿他的心思,不然肯定有人出來反對,只要是獵戶,那就是同行,你把獵物都打了,他們能樂意?
你自己打就算了,還找外村人來幫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