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交給我們吧。”
一幫小伙子跑過來,從馬背上拿下糧食,扛在背上,往李老頭房子那邊趕。
蘇宇想阻攔都阻攔不住,太熱情了。
蘇宇像是變戲法,從背包里拿出幾盒點心,提著進入了院子。
“李老伯,還是認我嗎?我蘇宇啊,您女婿的弟弟,我來過您家,還有印象嗎?”
老漢有些耳背,但還不算全聾,聽到后點了點頭。
“記得,記得,小宇是吧?聽秀琴提起過你,屋里坐,屋里坐。”
“李老伯,屋里我就不去了,送下糧食,我就離開了。”
“您平時是怎么磨面粉的?是在村里還是送去公社?”
蘇宇送來的是小麥,并不是面粉,不能直接吃,當然煮熟了和大米一樣,只是味道沒有大米好吃,最好磨成粉蒸饅頭。
所以蘇宇才有此一問,幾個年輕人送下糧食,把糧食給老漢搬進屋里,回來也沒有走,站在一旁聽著。
當聽到這里,其中一個青年出面解釋道:“蘇宇同志,您有所不知,我們村距離公社較遠,很少有人送去公社,都是在村口石磨那里自己研磨,雖然沒有機器弄得好,但貴在近,不麻煩。”
“您是擔心李大伯一個人弄不了吧?那你放心,交給我們就可以。”
“是啊,交給我們吧,三百斤而已,一上午就弄完了。”
李老漢耳背,所以他們充當翻譯回答蘇宇問話。
“原來如此,我是覺得你們不如約定一個時間,一個月組織一次,由村里人開牛車去公社了推磨,聽說公社推磨基本免費了,只要把膚康給對方即可,你們要是嫌麻煩,可以一個月一趟,看看誰需要,開牛車去,為村里人服務嗎。”
這個消息,他們可不知道,公社推磨免費了?基本免費?什么意思?
“蘇宇同志,啥叫基本免費?”
于是乎蘇宇就解釋了一下,膚康他也說明了,是他需要,讓公社代為收購,而他要膚康是為了養殖場,而養殖場是鋼鐵廠和他們三水灣村集體達成的合作,而蘇宇是個人出資,占一點股。
蘇宇沒說占股多少,但很明顯,三水灣村一個小村子,壓根沒錢弄那么大攤子,聰明人一想就明白了,這就是蘇宇出錢,借用村里的土地,借用村集體的名義,借這兩樣當入股,估計不是五五分,也差不多?
這樣一來就合情合理了,畢竟村集體沒有錢時,也出現過跟個人借錢的時候,而有時候也需要抵押一些東西,或者置換一些東西。
拿股份置換大筆資金,籌建養殖場,雙贏啊。
“所以你們去推磨,也相當于幫了我一個忙了,會根據膚康多少計算,一斤麩糠多少錢,折算一下,尤其是你們不僅不需要付錢,還能賺點。”
一百斤小麥能出15-30斤麩皮,也就是麩糠,其實麩皮和麩糠是兩種東西。
麩皮人是能吃的,只是不好吃,但勉強能下咽,麩糠不樣,它臟,主要是它不是糧食。
如果要比喻,就好比玉米外面包裹的玉米皮,那層綠色的皮,打碎就是麩糠,而玉米粒包裹的黃色那層皮,去皮后就是麩皮。
所以麩皮是糧食皮,能吃,但麩糠是植物秸稈類似于,它是不含一點營養的,只能喂牛,喂豬。
所以吃糠咽菜,糠其實就是植物,跟菜相差不大,拉嗓子,難以下咽。
那么麩皮為什么要去皮呢?因為不去皮,面粉會變灰,而不是白面,去皮后就是白面了,當然吃都吃不飽,老百姓當然不在意,麩皮會被帶回去摻在一起和其他混合物弄好再一起吃,如土豆粉,如玉米粉。
因為都算是粗糧,白面則可以當成稀罕物,蒸個饅頭就可以走親戚了。
“原來如此,那我會跟村支書說明的,看他的意思安排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