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覺得夸張,怎么可能?你即便文采斐然,也不可能如此吧?
殊不知,70年代的人對一切未知都抱有好奇心,因為通訊不夠發達,又沒有其他娛樂項目可以打發時間,這導致一點新鮮事就足以轟動,
比如80年后出現的抽大獎活動,只需要花幾塊錢,就能抽獎,一等獎是什么電視機,一臺車,什么洗衣機,你能想象,成千上萬人參與的場景嗎?
從農村坐車去城里參加抽獎,你不能說太好事了吧?主要是每個時代不同,現在你別說抽獎,你就是一等獎上任某地酋長都沒有那么火。
這時候就是跟黨走,黨宣傳啥,老百姓就關注啥,同時滿足一下獵奇心,畢竟打獵就能成功,上報紙,上新聞,這誰不羨慕?即便沒有蘇宇那種驚世文章,但打獵總能做到吧?
跟風,模仿,你在80年代左右會看到無數的跟風者,如下海經商,一開始看不到成功,沒人跟風,直到看到不如自己的小伙伴,下海后混的風生水起,跟風者來了。
去南方進貨,來北方賣,什么牛仔褲,什么光碟,什么錄音機,收音機,跟風者不計其數。
大多數人涌入市場,使得低端市場競爭力激烈,就需要上難度了,玩點泥腿子玩不了的,比如貿易,那些有學歷又下海的,他們的春天來了。
所以說啊,有本事的人,啥時候都能有口飯吃,哪怕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可你總有吃不動的那天,但有學歷的人卻可以在這一行繼續吃。
蘇宇的善舉固然讓人欽佩,但他的成功,捐出去幾個萬元戶才是重點,大家想成為萬元戶,學習打獵,模仿他的成功路。
這一舉動,給蘇宇也帶來了些許麻煩。
如公安就來提醒過蘇宇,不要碰山君。
是的,62年國家就發布將東北山君列入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并建立自然保護區,其實在20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就提出禁止獵殺山君。
只是缺少野生動物保護法,沒有那么嚴格,但如果你明目張膽殺山君,林業部門也會介入。
人怕出名豬怕壯,所以蘇宇深知這點,別人遇到山君,打了也就打了,可蘇宇要是打了,又被人舉報了,情況將會相當糟糕。
別人或許低調處理,沒人會管,但蘇宇不一樣,全國人民都看著呢,他就像高臺上的一只雞,如果殺了,全國的猴子就安分了,不敢碰山君了,同理,如果置之不理,那么可以想象,這條禁止殺山君的條例,將會成為擺設。
而蘇宇還沒有那么大臉讓有關部門放他一馬,之前的不去調查,不追究,就已經是很給面子了,即便蘇宇想獵虎,也需要過了這陣子,這時候誰碰誰死。
公安來示警,就是縣里對他的保護,畢竟蘇宇確確實實給縣里長臉了。
該保護還是要保護一下的,畢竟他是實打實幫助全縣捐款捐糧,可不是鬧著玩。
但縣里也知道,如果蘇宇一意孤行,他們也救不了,所以才讓人過來提醒一下他,別自誤,否則沒人能救他。
蘇宇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不僅聽了,還三令五申,告訴狩獵隊,遇到山君等保護動物,躲著走。
其實蘇宇不說,他們輕易也不敢打,你以為人人都是武呢?遇到山君就想打?
在林子里,山君的震懾力,比獵人手里的槍還要厲害,有時候山君一聲吼,獵人都渾身發抖,絲毫不夸張,真正面對山君你才能感受到它的恐怖,森林之王,不是說說的。
只有經歷過身經百戰的戰士或者老獵人,才能勉強不至于手忙腳亂,勉強維持住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