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實施部是承建單位即施工單位,把房子修好了就扔給it運維支撐部了。
it運維支撐部則最苦逼,既是物業公司,也是維修公司,還特么要承擔一些住建局的功能——既要負責把業主伺候舒服了,又要負責日常的修修補補,還得保證這樓不能塌了。
至于房子裝修和改造的問題,這部分是應用實施部和it運維支撐部共同負責的。兩個部門要通力合作,負責系統后續的更新迭代。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渡河項目出來后陳默一開始是薅的趙坤的人,這會兒卻拉上了孟常云叫羅俊涵喝茶。
孟常云聽著兩人聊天笑而不語,從公文包抽出份泛黃的《華興技術通訊》。
九七年刊的封面正是年輕時的羅俊涵在機房調試交換機的照片,配文標題刺目得很:《七年磨一劍,國產程控交換機終破壟斷》。
陳默晃眼看到這玩意兒就特么直接一個離譜,孟總你是多愛緬懷啊,走到哪里都把你的軍功章帶上
“俊涵,當年你要從研發轉實施部,多少人覺得可惜。”他指尖撫過老照片上密密麻麻的配線架,“現在看倒是因禍得福,更貼近業務以后的比純粹搞技術的更懂怎么落地。”
羅俊涵接過雜志的手頓了頓。
他知道師傅這是在提醒什么,二十年前自己帶著團隊吃睡在機房時,陳默還在小學玩泥巴。
如今這個后生仔要動他經營了這么多年的班底,總得拿出點真東西。
“這是要讓我的傷筋動骨啊。”他翻開人員名單,鋼筆在幾個名字上敲出噠噠輕響,“孫驍帶著項目組在啃歐盟子公司新版本,王若曦的是什么最資深的項目經理,還有肖航......”
他突然把名單遞回給陳默,“你要抽走我四成核心骨干,跟拆我脊椎骨有什么分別?”
陳默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調出渡河項目資源池看板,代表應用開發部人員缺口的藍色柱狀圖已經成為最靚的那個崽:“前幾天剛開完的經營決策會,再次統一的內部思想,咱們it部門所有項目要為渡河讓路。”
他故意頓了頓,“再說涵總當年能把研發成果落地成產品,靠的不就是敢打敢拼的狠勁?”
茶室里響起清脆的瓷器碰撞聲。孟常云往紫砂壺里添水,“九八年我們在鄭州調試第一臺自主交換機,七天睡了不到二十個小時。那時俊涵才剛進公司就累到站著打點滴,手里還攥著信令流程圖。”
這話看似追憶往昔,實則把羅俊涵架在了火上,當年能拼命,如今怎能惜力?
孟常云現在只能烤他啊,生怕自己最看好的徒弟看不清形勢,為了自己鍋里的肉壞了前途。
別人不清楚,他還不清楚嗎,現在的形勢就是眼前這個26歲的年輕人通過渡河項目飛升了不說,還在公司團結了一大波高層力量。
存儲事業線總裁林有為那護犢子的老貨就不說了,還有新進入董事會的左夢安,老板的左膀右臂、董事會能排進前三徐平,不顯山不露水的蘇新宇,海思總裁何庭波,半導體事業線總裁陳立仁,國際稅總監袁錦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