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馬來西亞子公司上線切換作為全公司參與級別(各業務部門同時參加)的“渡河”第一戰。
那在真正意義上渡河戰役之前的前哨戰則是系統開發,這是獨屬于華興it的獨角戲。
四周前的2016年10月21日,凌晨1點17分。
華興坂田總部g1大樓23層作戰指揮中心,空調出風口不停噴出新風。
此刻窗外的城市燈火也開始逐漸熄滅。
李峰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出急促的鼓點,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上滾動的代碼日志。
作為自研erp項目的項目經理,他已經30個小時沒合眼。
眼下泛著青黑,頭發亂糟糟的,關鍵是臉上的油感覺比電腦還亮幾分。
作戰室中央的巨幕上,200+個監控指標正在進行最后的基線校驗。
紅色預警燈每隔三分鐘就會閃爍一次,像某種機械生物的呼吸。
“供應鏈模塊初始化失敗。”負責配置管理的趙宏明聲音特別大,他是從蓉城過來支持項目,“自研數據庫的存儲過程和舊系統的兼容性測試通過了七輪,怎么一到生產環境就報錯?”
自從被陳默喂飯升職以后,趙宏明就成了他的鐵桿擁護者。
本來這次支援是不需要他這個主管過來的,他愣是帶上幾個核心骨干工程師直接飛過來。
說是這馬上產品迭代開發的第一個版本就要上線了,想要盡一些綿薄之力。
會議桌上擺著三十多份夜宵套餐,從潮汕牛肉丸到麻辣香鍋,熱氣混著鍵盤清潔劑的味道在空氣中游蕩。
陳默靠在墻角,手中杯子里的茶已經涼透,目光卻始終停留在巨幕右下角的倒計時:
距離代碼凍結還有2小時13分鐘。
作為項目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這會兒盡量在角落里面看著,免得下屬們緊張。
“把存儲過程的執行計劃調出來。”李峰的聲音帶著沙啞,手指在觸控屏上快速滑動,“第三十七行的事務鎖參數沒對齊,舊系統用的是oracle的行級鎖,咱們的高斯數據庫默認是表級鎖,得手動添加鎖粒度聲明。”
他突然轉頭看向坐在斜后方的數據庫組負責人劉洋,“上周不是說兼容性方案里加了自動轉換層嗎?”
劉洋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鏡,面前的三臺顯示器分別顯示著數據庫日志、架構圖和代碼比對界面:“轉換層在測試環境沒問題,但生產環境的負載均衡策略里,第三節點的讀寫分離配置漏了鎖機制的關聯參數。”
他調出配置文件,“現在有兩個選擇:要么回退到舊鎖策略,要么現場修改負載均衡配置。”
作戰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吸氣聲。
回退意味著前三天的聯調成果作廢,而現場修改則要承擔配置失誤導致系統崩潰的風險。
李峰的手指懸在鍵盤上方,遲遲沒有落下。
他清楚,這個決策不僅關系到今晚的上線,更會影響整個渡河項目的節奏。
渡河erp的第一個可運行版本必須在11月13日前完成技術驗證,這是陳默在月度例會上拍板的死線。
但他不甘心,他一直都是奔著提前完成項目進度的目標去的。
陳默看李峰有些猶豫,終于開口,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按新鎖策略改。”
他向前走了兩步,帶起的風讓桌上的文件輕輕翻動,“上周在蓉城研究所的壓力測試里,新鎖策略的吞吐量比舊方案高出不少,現在回退就是給后續的業務適配埋雷。劉洋,你帶兩個人去現場調負載均衡,需要求助的話找馮亦如。李峰同步準備應急預案,一旦第三節點掛掉,立刻切到備用集群。”
“收到。”劉洋抓起工牌就往外跑。
“趙宏明,把第三節點的配置權限給我開放到最高級;王磊,準備好數據庫切換腳本,我數到三就執行預演流程。”陳默的聲音卻出奇的冷靜。
時間在鍵盤敲擊聲和對講機的電流聲中緩慢流逝。
陳默走到茶水間,給自己換了杯熱茶,目光掃過作戰指揮室。
it運維支撐部下屬的三個四級部門負責人此刻全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