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看慧芳,是不是比去年更精神了?”陳倩忙著給倒茶,一邊不忘繼續推銷,“她現在可是我們系的名人,‘創業先鋒’呢!”
王慧芳的臉頰瞬間飛紅,真搞不懂陳倩到底是在夸她還是黑她。
畢竟有些話在不懂行的人面前吹吹牛逼還可以。
要誰在懂行的人面前吹牛逼,那自己就是傻逼。
她趕忙找補了一句,“倩倩別瞎說…就是個開網店的。”
“小網店?上個月你那個‘蓉城晚霞’口紅色號都賣爆了好嗎!”陳倩不服氣地反駁,夾起一大片毛肚放進翻滾的紅湯里,“七上八下,哥你嘗嘗這個,可新鮮了。”
熱氣蒸騰,紅油的辛香彌漫開來。
王慧芳稍微放松了一點,開始小心翼翼地回答陳默偶爾問起她學業和網店近況的問題。
她講起在荷花池批發市場跟人砍價磨破嘴皮子,講起為了找合適的口紅代工廠,一個人坐綠皮火車硬座去廣州,在陌生的工業區里一家家敲門詢問,碰壁無數。
講到后來,她的語速快了些,眼睛也亮了起來。
那種被現實反復捶打卻不肯熄滅的韌勁兒,清晰地透了出來。
陳默安靜地聽著,偶爾動筷子,大部分時間只是看著這個和妹妹同齡的女孩。
她身上有股泥土里掙扎向上的勁兒,像野草,但她的商業認知,在她描述的那些“爆款”、“平替”、“流量”的詞匯之下,依舊帶著未經世事的、理想化的單薄。
這和他近兩年面對的80億項目預算、影響整個公司的渡河項目,像是兩個世界。
但又像極了自己前世從華興離開時剛創業的樣子,只覺得自己的“想法”不錯,就肯定能賺到錢。
實際上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陳默難不成比華國14億人都聰明,只有他的某個想法才是一個從未出現過、牛逼得不行的想法?
大概率是有人已經在做了,只是市場調研做得不夠詳盡;
亦或是已經有人做過了,但是無論是時機不夠成熟或者是踩了其他自己不知道的坑做掛掉了。
飯吃得差不多了,桌上的火鍋還在咕嘟咕嘟地冒著細泡,桌面上的紅油已經開始凝固。
服務員從包間里撤走了狼藉的盤碟,換上了熱茶。
王慧芳深吸了一口氣,像是鼓足了畢生的勇氣,從她的包里鄭重地取出一個嶄新的透明文件袋。
這個包和第一次見面時她那個看起來用了很久、邊角已經磨損的帆布包已經截然不同,她也不再是那個敏感的少女。
王慧芳站起身,雙手將里面那份裝訂整齊、封面還帶著打印店熱塑膜光澤的商業計劃書,遞到陳默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