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面前的筆記本攤開著,但手中的筆并未記錄激烈的爭論,只是無意識地在指尖轉動。
他微微垂著眼瞼,側臉線條在斜射的光線下顯得有些沉靜。
甚至...
有點過于平靜了。
與周圍凝重又激烈的氛圍格格不入。
鄭非即將出口的話語頓住了。
他深邃的目光在陳默身上停留了兩秒,帶著探究。
“陳默,”鄭非的聲音清晰地穿透了會議室內尚未完全平息的爭論余音。
如同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石子,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從會議開始,你就沒怎么發言。
渡河項目中國區的重擔在你肩上,國興的前車之鑒你也似乎早就推演到。
關于車這個戰略方向,你有什么看法?
別藏著掖著,裝啞巴可不行。”
他的語氣帶著一絲長輩對看重的晚輩特有的促狹,但更多的是不容回避的嚴肅。
刷!
十五道目光瞬間聚焦在陳默身上,如同探照燈。
有審視,有好奇,有期待,也有來自爭論雙方下意識的緊張。
在這個僵持的時刻,這位年輕的集團it總裁、渡河項目的實際操盤手,他的態度或許會成為打破平衡的關鍵砝碼。
徐平端起茶杯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鏡片后的目光銳利地投向陳默,帶著只有他們兩人才懂的深意。
陳默似乎對突然成為焦點毫不意外。
他停止了轉筆,抬起頭,迎向鄭非的目光,臉上沒有任何慌亂,只有沉靜和坦然。
他沒有立刻回答鄭非的問題,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坐在鄭非左手邊的徐平。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陳默要開口闡述自己觀點時,徐平卻突然放下了茶杯,“嗒”地一聲響,吸引了與會人的注意。
他伸手按下了自己面前的控制器,然后開口道,“鄭總,各位同仁,”徐平的聲音沉穩異常,“在陳默發言之前,我想先請大家看一份材料。”
“這份材料,基于陳默的一些核心思路,由戰略部進行了初步的深化推演。”
嗡——
徐平面前的投影儀亮起,光線打在大屏幕上。
一份標題為《智能汽車戰略破局路徑:華興智選模式深度推演》的報告封面赫然出現,下方同樣標注著鮮紅的“絕密”字樣和“陳默、徐平”的聯合署名。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極低的吸氣聲。
徐平支持陳默?
而且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直接拋出一個似乎既不同于“整車派”、也不同于“供應商派”的第三方案?
連姚塵風都猛地坐直了身體,緊緊盯著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