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曉曉將來不做主播了,她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出來的能力。
面對鏡頭的表達力、內容的策劃和創作能力、粉絲的運營能力、對網絡熱點和受眾心理的敏銳洞察力。
這些都是未來無論進入哪個行業,比如新媒體運營、市場營銷、品牌公關,甚至影視娛樂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和核心競爭力。
這些能力,比一張坐辦公室的文憑證,在當今社會可能更有價值。”
他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沒有用任何超前的概念,只是用2018年當下已經發生的事實和公開可查的數據說話。
每一個數字都像一下下掄著大錘的敲擊,在一點點敲破那道堅固的認知壁壘。
將小姨和小姨夫腦海中那套根深蒂固的“穩定=鐵飯碗”的舊觀念沖擊得搖搖欲墜。
確實,陳默核心也很簡單,鐵飯碗是擁有什么樣的技能,而并非擁有什么樣的工作。
顏愛軍徹底沉默了,他低頭看著自己粗糙的雙手,又看看女兒手機屏幕上那些刺眼的入賬信息和陳默展示的行業巨頭市值。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時代浪潮拍打過來的力量,以及自己與這個飛速變化的世界之間的巨大鴻溝。
憤怒早已被一種更深沉的茫然和隱約的羞愧取代。
原來,不是女兒錯了,而是自己落伍了?
他砸掉的,可能真的是女兒通往一個嶄新的通往廣闊未來的金鑰匙?
張莉萍眼神里的迷茫更重了,但那份固執的焦慮似乎松動了一些。
她看看陳默,又看看女兒,最后目光落在那些招聘信息的“五險一金”、“月薪過萬”、“股權激勵”等字眼上,嘴唇翕動了幾下,卻沒能發出聲音。
陳默的話,像一把鑰匙,正在艱難地打開她認知的鎖。
客廳里陷入了一種微妙的沉默。
只有顏曉壓抑得極低的啜泣聲。
她看著為自己據理力爭,用數據和事實碾壓父母陳舊觀念的表哥,積壓了太久的委屈、不被理解的痛苦、以及此刻終于看到一絲曙光的心酸,如同開閘的洪水,再也控制不住。
她從未對“人微言輕”四個字理解得這么透徹。
同樣的話,自己嘴里說出來父母不理解,父母就覺得你懂個屁。
但是從大佬表哥嘴里說出來,父母就是謹慎審視加自我反思。
就在這時,一只溫暖柔軟的手輕輕覆在了張莉萍因為緊張而絞在一起的手上。
是胡笳。
她一直安靜地坐在張莉萍身邊。
此刻,她臉上帶著溫柔而理解的笑容,身體微微傾向張莉萍,聲音輕柔:
“小姨,”
胡笳的聲音好似嫩膚撫慰人心,瞬間吸引了張莉萍全部的注意力。
“我懂您的擔心。
做父母的,哪有不盼著孩子安安穩穩、順順利利的?
您和小姨夫也是心疼曉曉,怕她走彎路,怕她將來沒保障,這份心,曉曉心里其實都明白的。”
張莉萍的眼淚“唰”地一下又涌了出來,像是終于找到了情緒宣泄的出口,用力地點著頭:
“是啊笳笳,我就是...就是怕啊!
這丫頭心氣高,可這社會......
哪有那么簡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