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能容納兩百多人的發布區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
許多沒有找到座位的觀眾寧愿站著,也要聽完這場據說全是“硬核干貨”的技術盛宴。
相比徐平的宏觀戰略,劉越的演講則更加聚焦和深入,旨在向全球的技術專家、分析師和運營商cto們展示華興5g解決方案的技術細節和領先性。
劉越同樣是技術出身,演講風格沉穩扎實且清晰明了。
他首先詳細介紹了華興的5g端到端產品系列,重點講解了上午徐平提到的天罡芯片和巴龍5000芯片的技術優勢。
他用大量的數據圖表對比,展示了天罡芯片在集成度、算力和功耗方面的領先性,以及巴龍5000在多模支持(2g\/3g\/4g\/5g)和峰值速率上的卓越表現。
“基于這些核心芯片的創新,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極簡的站點解決方案。”劉越切換ppt,展示了華興的5gassiveio(大規模天線陣列)基站產品。
“它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功耗更低,但容量和覆蓋能力卻得到了倍增。這極大地降低了運營商的部署難度和成本,加快了5g網絡的商用部署速度。”
他分享了一系列與全球運營商合作取得的進展案例:在歐洲某國,華興幫助運營商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首都熱點區域的5g覆蓋;
在中東,華興的解決方案正助力運營商建設全球最大的5g網絡之一;
在亞洲,華興正與合作伙伴探索5g在智慧城市中的創新應用。
這些實實在在的案例,輔以詳細的數據和客戶證言,極具說服力。
劉越還深入探討了5g網絡架構的演進,特別是核心網向云化、服務化架構的轉型。
他介紹了華興的cloudnative核心網解決方案,如何通過軟件定義和自動化,實現網絡的彈性伸縮、快速業務部署和智能運維。
“5g不僅僅是一次無線接入技術的升級,更是整個網絡架構的革命。它將使網絡變得更加靈活、智能和開放,從而能夠更好地支持萬物互聯的多樣化需求。”劉越總結道。
整場發布會技術密度極高,劉越卻講解得深入淺出,引得臺下技術背景深厚的觀眾們頻頻點頭,提問環節也非常踴躍。
這場發布會如同一次深入技術腹地的探索,向業界清晰地表明:華興在5g領域的領先,不僅僅是市場宣傳,更是建立在堅實、深厚且全面的技術研發基礎之上。
wc進入第二天,2月28日。
今天,聚光燈照向了另一位華興的領導者,集團常務董事、it總裁陳默。
他將在“工業4.0與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這個論壇吸引了大量來自傳統制造業、能源、交通等行業的企業高管、數字化轉型負責人以及專注于企業級市場的分析師和媒體。
對于華興而言,消費者業務(手機等)和運營商業務(網絡設備)是過去增長的雙引擎,而企業業務和云服務則被寄予厚望,是未來的重要增長極。
陳默的此次亮相,肩負著向全球企業級市場清晰傳遞華興價值主張的重任。
論壇所在的會議室規模不如主會場宏大,但同樣座無虛席。
氣氛顯得更加專注和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