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午時便可以交卷,最遲下午交卷,如果不交也會強行收走卷子。
答策題,就要對問題的闡述并且聯系古至今的相關治國方案進行議論。
最后提出自己對題目之問的解答,給出主張和見解。
不限格式,要求一千字以上。
雖然殿試要求“惟物直陳”,但能進入殿試的考生肯定不是傻子,為了自己的前途,肯定不會直言不諱。
歷年來的答卷,大多數會歌功頌德,把彩虹泡泡吹得五顏六色后才稍微提出自己的建議。
而且這些建議一般都是溫和圓滑建議,禁忌尖銳刻薄。
就算真的有愣頭青想博出位,想另辟蹊徑要引起皇帝的注意,想成為“網紅”,但這種概率微乎其微。
因為在讀卷官這一關前便會敗下陣來,根本連被皇帝聽見的機會都沒有。
名譽上考官是皇帝,實際由臨時組成的一個“殿試”機構負責評卷。
皇帝只審閱前五名,最多前十名的考生卷子。
當然,如果這屆的杜會元因為答卷“大逆不道”而被讀卷官罷黜,進入不到前十。
皇帝或許很大機會問緣故。
像這樣狀元候選人的卷子出了問題,很大機會引得皇帝的注意。
所以考生無論是鄉試,會試或者殿試,想要博出位,第一步必須把名聲打出去,讓主考官知道你是誰。
這樣你的卷子就算被罷黜,也很大可能翻出來,呈現到主考官面前。
想到這里,孫山猛然地發現自己的名聲可能已經打出去了。
說不定讀卷官,甚至皇帝都知道他是誰。
剛才從宮殿外走入宮殿內的這段路,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事實是這樣。
孫山感覺很多人看了他一眼。
特別聽到有人喊“孫山”,齊刷刷地看過來。
嘖嘖~~
孫山想著自己的卷子會不會“直達天門”呢?
當然這只是想一想,就算把他的卷子排到第一位,沒有實力也會罷黜下來。
孫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實力擺在那里,在這么多的“幸存者”里。
說真的,他寫的文章一點也不突出。
或許只能用“平平無奇”來形容。
孫山打開試題,認真地閱讀,隨后暗暗嘆一句,果然考這個!
試題的內容大概是說:自先帝推出新政以來,政策一直推行得非常緩慢。
好多地方官員不配合,推行“攤丁入畝”好似像要了地方的命一樣,阻力非常大。
于是皇帝就問考生,新賦稅政策你們贊不贊同?
如果贊同,寫贊同的原因。如果不贊同,寫不贊同的原因。
要求考生評價一下朝廷頒布的新政的好與壞。
如果堅持要推行新政策,如何能快速推行?
寫出推行新政策的利與弊,以及對新政的建議。
字數要求一千字以上。
皇宮圖
孫山進入皇宮軌跡
孫山進入皇宮軌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