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地方的百姓目不識丁,野蠻人最多,一言不合就開干,王法都不一定遵守,想治理一個縣,難度是相當大。
特別孫山這種初出茅廬又年輕的進士,更是被地頭蛇欺負的對象。
何侍郎再次看了看孫山的小身板,害怕要是打起來,他跑路都跑不過。
孫山心意已決,鄭重地給何侍郎行禮,鄭重地說:“大爺爺,我早就想好了。我還是到地方任職,想盡力為一方百姓做事。”
隨后孫山跟何侍郎講述黃陽縣的前一任知縣魏大人,為黃陽縣修橋鋪路,開荒種地,給黃陽縣一片安穩的環境。
他,孫山,才能全心全意地讀書。
孫山眼里帶光地說:“我們黃陽縣的百姓無時無刻不懷念魏大人,敬仰魏大人。我也想成為魏大人這樣的好官,一心一意為百姓做事。”
頓了頓,繼續說道:“大爺爺,我跟你說實話,我從未盼望做大官,我之所以走科舉之路,最開始就想有功名在身不用服役。如今即將要做官了,我就想像我們黃陽縣的魏大人那樣,為一方百姓撐起一片天。
至于再大的天,我感覺我的肩膀太小,撐不住。
大爺爺,你也知道,我是從鄉下來的,眼界很窄,太遠的地方沒辦法看到,也不敢想象。在京城,努力往上走,我實在有點怕,性子也不敢想走很遠。”
孫山上輩子就是小人物,智商情商都一般,這輩子好似也沒有得到質的飛躍,而且身體更差。
何侍郎一個三品大官,吃鹽都比孫山吃米多。
所以孫山選擇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娶了何家女,孫山在外人看來就屬于何家這一派,標簽已經打定了,所以孫山在一些非致命的問題上很老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至于何侍郎怎么看,那就是他的事了。
孫山永遠記住:唯有真誠最容易打動人,也唯有真誠最讓人問心無愧。
何侍郎也想不到孫山的理想那么小,只想做一方父母官。
同樣也沒想到孫山這么推心置腹地給自己說心里話。
連何家子弟都沒這么實誠地說出想法。
何侍郎不得不感嘆一聲:此子心思單純又真實。
農家子出身的官員不是自卑就是自負,而孫山選擇從容地說出心里話。
何侍郎點了點頭說:“行,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端起茶杯,這是“趕客”。
孫山諂媚地說:“大爺爺,嘿嘿,我和云姐兒的未來就靠你,嘿嘿,能不能給我走走關系,給我弄個好的地方。”
何侍郎喝著茶,聽到孫山的話,差點嗆到。
雖然知道孫山說話直白,但要不要那么直白?
何侍郎瞪了一眼孫山,胖胖的手揮一揮。
沒好氣地說:“這是你的成績決定的,我可沒本事決定。至于分到哪里,怪天怪地只能怪你自己當初不加把勁讀書。哼,考了這樣的一個名次,你還好意思提要求?能找到活干已經不錯了。”
孫山立即反駁道:“大爺爺,你這樣說就不對了。人嘛,總要有點追求,萬一實現呢?大爺爺,還有啊,你就算不為我著想,也為云姐兒著想,萬一到了太荒蕪的地方,云姐兒第一個受不了。可憐的你侄孫女,要跟著她的夫婿受苦受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