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圍繞在黃氏身邊,好話不要錢地輸出,媳婦則圍繞在蘇氏身邊,同樣好話不要錢地輸出。
村長家的兒媳笑呵呵地看著蘇氏,昧著良心地夸贊:“山子他娘,我看山子有大出息,多虧有你精心栽培。有什么樣的母親,就有什么樣的兒子,同樣有什么樣的兒子,就有什么樣的母親。”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孫山大有出息了,蘇氏自然水漲船高。
即使村里的媳婦不認為孫山是蘇氏培養出來的,但話嘛,肯定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誰叫蘇氏現在不可同日而語。
蘇氏撇了撇嘴,得意地擼起袖子,露出雙手,一雙又干又柴的手掛著兩只大金鐲子,顯得十分不搭邊,同樣也是孫山從金陵買回來的。
蘇氏特意讓大家看到她的大金鐲子,一邊摸著一邊說道:“哪里,哪里。我家山子自小就乖巧懂事。別的娃子整日不著家玩泥巴,我家山子就安靜地坐著想問題。夫子說了,讀書就要那種坐得住的才能讀書,那種踢天弄井,上躥下跳的小子一看就不是讀書的好苗子。哎,有些無知婦孺,還說這種跳來跳去的小子好,哼,好什么好,還不是耕田的命。”
這話一出,把在場的每一個媳婦干沉默,
大家訕訕地看了看蘇氏,不敢吭聲。
想當初她們背里說閑話,說孫山這小娃子沒精神氣,整日呆在河邊,一動不動,不喊他都能坐上一整天,一看就是傻子。
在場還有幾個媳婦偷偷說孫山是傻子被蘇氏和孫伯民聽到。
幾家人還跟蘇氏,孫伯民罵架,甚至差點打起來。
蘇氏這話擺明還記仇。
跟蘇氏吵架過的幾家媳婦尷尬地低下頭,不敢看蘇氏,害怕被蘇氏惦記上,從而記恨她們。
現在只要蘇氏隨便說幾句話,他們家的日子就難受了,特別孫山要是當了官,他們在孫家村更是坐寢難安。
蘇氏不用做什么,只單純疏離,他們在孫家村就難立足了。
隨后幾家媳婦想到要是蘇氏真記恨,她們早就不好過了。
孫山中舉以來,他們家的田地就記在孫山名下,交稅都交少許多呢。
嘿嘿,看來蘇氏也是說說而已,并不打算對付他們。
而且山子也是她們自小看到大的,雖然沉默得像個呆子,但品性純善。
就單單看他花大筆錢給黃氏,蘇氏買大金鐲子,就知道孝順了。
一個孝順的男人,再怎么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她們得罪孫伯民,蘇氏已經是咸豐年代的事了,孫山說不定早就忘記了。
其中一個跟蘇氏吵架的媳婦特意把孫二嬸撞開,坐到蘇氏身邊。
舔著臉,獻媚地說:“呵呵,山子他娘,你這對金手鐲好閃好粗好重,一看就值不少錢。哎呦,肯定是我們的山子送的。山子這小子,我從小看到大,是十足十的大孝子,在黃陽縣都出名。山子他娘,你就幸福了,有這么好的一個兒子。不僅讀書厲害,還孝順,哎呦,我可羨慕了。”
蘇氏斜了一眼,瞄了瞄這個曾經的對手,哼,現在跟她提鞋都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