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鄉路過金陵,御醫還給自己包了200兩的利是。
孫山自信滿滿地說:“岳母,等我有空了,一定會監督鏘弟讀書,不考個秀才回來,怎么也說不過去。”
陳氏大感欣慰,歡喜地說:“我就知道阿山對鏘哥兒好,你們從小一起長大,鏘哥兒最喜歡你。”
頓了頓,笑著說:“也最怕你。有你在,鏘哥兒不敢偷懶。”
何三老夫人慈愛地說:“有山子這個進士教,相信鏘哥兒學業一定更上一層樓。”
孫山和何三老夫人,陳氏聊了一會兒,就由何三老太爺,何離錫領著去見何二老太爺,當然肯定要帶上禮物。
陳氏等孫山離去后,皺著眉頭地問:“阿娘,云姐兒生孩這事,阿山知不知道啊?”
剛才孫山提是提了云姐兒,但沒有提孩子,看樣子孫山還不知道。
何三老夫人搖了搖頭說:“看樣子應該不知道。你公公和相公保準沒說了。”
想了想,接著說道:“算了,我們不說,讓孫家人說吧。”
陳氏擔心地說:“婆婆,怎么辦?哎,云姐兒怎么就不能如償所愿呢?”
也不知道孫山介不介意,看孫家人挺介意,特別蘇氏,他們去看云姐兒和孩子,笑得那一個勉強。
何三老夫人安慰地說:“介意又怎樣?孫家還能反了嗎?”
何家才不怕孫家,就算孫山現在當官了。也只不過一個七品官,對于農家子來說是“天花板”,但對于何家這種大戶人家,還不夠看。
云姐兒要不是婚事難,也輪不到孫家來娶。
陳氏也是這樣認為的,只不過孫山的情況比較特殊,前面四個姐姐,只有他一根獨苗苗,大家肯定千盼萬盼能夠開枝散葉,傳宗接代。
孫家人不高興能理解,但不代表看他們臉色做事。
幸好給云姐兒陪嫁陪了不少人過去,所以打架也好,罵架也好,云姐兒也有人幫襯。
陳氏想了想,還是孫家人告訴孫山吧,他們何家人就不說了。
孫山依舊不知道自己“喜當爹”,正在何二老太爺家里做客,還見到何書駿。
何書駿見到孫山也高興,歡喜地說:“阿山,你終于回來了,太好了。”
好久未見這個掛名堂哥,孫山也很高興,笑著說:“駿哥,這些日子可好?我在京城無時不想回來,跟你見面。”
好,是不好的哩。
何大老太爺讓何書駿帶家書回來,里面竟然是批評他們這些落榜生的話,當然還連累了在老家的何家子弟。
更重要信中把何二老太爺罵得狗血淋頭。
結果第二天,何家族人就在“何氏大宗祠”前集合開會。
第三天他們這些繼續考功名的學子就要“閉關”苦讀了。
有舉人身份的還好些,秀才身份,童生身份要是被看到在村里閑逛,甭管是什么原因,先捉起來打罵一頓,再聽解釋。
合理的就放行,不合理的就讓家長領回去打板子。
一時之間,何家子弟人心惶惶。
去書院讀書的去書院讀書,不去書院讀書的待在家里讀書。
大家可不敢在村中游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