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面試前,張掌柜已經做了功課,得知孫山的任職地方,于是查看資料,回憶過往,終于在塵封的記憶里,的確跟一個來自辰州府地方的商人做過買賣。
張掌柜拱了拱手說:“孫老爺,沅陸縣這個地方我沒去過,不過跟一個辰州府的貨商做過買賣。他們那里有一種來自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陸碣灘山區的茶,名叫碣灘茶。
其形、色、香、味均獨特無二。
最為奇妙的是,近者因“醉”而不聞其香,遠者因“渴”倒倍覺芬芳。一人品茶滿屋香氣,正是碣灘茶與眾不同之處。
當時貨商把這道茶販賣過來,我也品了一品,的確不錯。聽聞沅陸境內山巒重疊,溪河縱橫,地形復雜,好山好水出好茶,所以才產出碣灘茶。”
孫山一愣,想不到張掌柜還真聽說過沅陸縣,并且還品嘗過沅陸縣的土特產。
這么偏僻的貨商都遇到,看來張掌柜在牙行這段從業經歷,還真經歷不少形形色色的人。
張掌柜繼續說:“那個貨商還告訴我,沅陸縣最好吃的是小籠包和豬腳飯。呵呵,還說如果我有機會,一定要嘗一嘗這兩樣東西。”
這話表面上看是嘗小籠包和豬腳粉,實際在“如果我有機會”這句話。
這么巧,眼前就遇到一個即將到沅陸縣任職的孫山,這么巧要招牌師爺,這么巧張掌柜就出現了。
如果張掌柜被錄取,肯定會說一句:太巧了,一切太巧了,去到沅陸縣第一件事就是要吃小籠包和豬腳飯,嘗一嘗是不是貨商說的那么好吃。
張掌柜對于沅陸縣的了解也只有貨商那里一提,其他的也沒什么了解。
如果回到遇到辰州貨商的那一刻,張掌柜肯定把他捉起來,把沅陸縣了解的底朝天,才把貨商放走。
孫山主要不是找對沅陸縣了解的人,想要深入了解,也只能上任到地方才行,其他都是道聽途說。
孫山是想知道張掌柜肚子里有沒有料,能不能幫他做事。
于是問道:“張掌柜,之前你在牙行做掌柜,能不能給我介紹你一日的活計?”
所謂牙行,其實就是中介機構。
張掌柜在牙行做掌柜,其實就是管理下面的牙人,遇到重大的交易,就需要張掌柜來衡量是不是值得交易。
張掌柜正在面試,面對老板問自己之前的業務,能說的肯定說出來,不能說的當然不能說。
想要說些不能說的,要以后有交情才說。
孫山聽了一耳,大概知道張掌柜的業務范圍了,主要是做絲綢,茶葉等大宗商品流通的交易,而這兩樣東西一般也是富貴人家能買。
怪不得岳父說張掌柜經常出入富貴人家。
孫山點了點頭說:“張掌柜,我大致了解了。我這里有張卷子,如果方便的,你能做一做不?”
面試歸面試,卷子還是要做的。
孫山出的題主要是錢糧和刑名,還有一些算學題。
張掌柜怎么說也是童生,讀了不少書,這些應該還大致了解。
地方衙門最重要的工作有兩點,那就是錢糧和刑名。
孫山雖然知道張掌柜不擅長,但怎么也要大致了解,不能一頭黑。
張掌柜愣了愣,怎么還要考試的?
本來就因為考試一直不過關,才到牙行做。
結果兜兜轉轉,一把年紀還要做卷子。
這,這太沒天理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