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姐兒好笑地看著孫山和桂哥兒。
歡樂地說道:“山哥,今日天氣不好,要不我們窯番薯?”、
一大早吃齋飯,好吃是好吃,不頂肚,云姐兒覺得有點餓。
至于回家吃東西,看村里人一時半會不會離開,也不知道聊到什么時候。
桂哥兒樂呵呵地說:“云嫂子,要不我們窯雞吃。嘿嘿,肉更好吃。”
這話果然深得云姐兒的心,眼睛亮堂堂地說:“好,桂哥兒,窯雞吃。”
李金花把小黑妹遞給桂哥兒,說到:“嫂子,我家昨晚殺了兩只雞,一直未煮,我現在就拿過來。”
大年初一不能殺雞,初二又不想早起殺雞,所以桂哥兒年三十殺了兩只,留著初二等李金華的娘家上門。
桂哥兒自認為是孫山的書童,十二個時辰要留在孫山身邊,所以只能李家過來探金花。
碧水青山,陽光正暖,的確是窯窯仔的好日子。
不僅云姐兒高興,小娃子們也高興。
孫山對云姐兒說:“云姐兒,不如你彈琴,我拉二胡。讓笑笑見一見阿爹阿娘的本事。”
云姐兒也好久未彈琴了,連連點頭說:“好,山哥,我得要練一練,免得生疏。將來閨女也要練。”
頓了頓又說:“以后得多彈琴,讓閨女熟悉,長大了,就更容易學了。”
琴棋書畫,針線女紅,云姐兒通通給小肥妹安排上。
嘿嘿,立志要把小肥妹培養成“苗條淑女,君子好逑”。
小肥妹哪里知道阿爹阿娘想什么,緊緊地抓住孫山的金冠,眼睛亮閃閃,還時不時晃動金冠。
啊呀啊呀地喊小黑妹,好似讓小黑妹看一看她的金冠。
如果能說話,肯定問:小黑妹,我的金冠閃不閃?
小黑妹也好給力,留著口水咿呀呀地回應。
兩個小娃子一唱一和,咯咯地笑起來。
桂哥兒,李金花負責窯番薯,窯雞。
云姐兒和孫山負責奏樂。
兜仔,妹豬,蓋頭幾個娃子幫忙看著小肥妹和小黑妹。
云姐兒彈完,孫山拉完。
牛仔眼睛亮亮地說:“山叔,你拉二胡真好聽,真喜悅!”
看,孫山就知道他的二胡在孫家村最受歡迎了,男女老少都喜歡。
云姐兒彈琴是彈得好,曲高和寡,村里人不太欣賞。
妹豬歡快地說:“山叔,你真厲害,二胡也會拉,比隔壁村的二胡佬拉得還好聽。”
孫山:.....
云姐兒本來傷心娃子都稱贊孫山,此時聽到妹豬這么說,不傷心了。
咯咯笑地說:“山哥,你去賣藝,說不定能賺大錢。”
隔壁村的二胡佬逢年過節拉二胡乞討,孫山跟二胡佬比,不由地笑出來了。
孫山不僅不覺得難堪,還驕傲地說:“云姐兒,你還真別說。我在街頭拉二胡,保準賺得盆滿缽滿,大家都被我精湛的技藝折服,給我打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