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分鐘后,警察到了食堂。
初步查看了后廚的監控,并沒有發現什么人有下藥的動作。
“監控我們還要帶回去仔細審查一遍。”
陳一天道,“絕對就是那個跑掉的胡小墩干的了,警察同志通緝他吧。”
警察卻說道,“通緝不是亂通緝的,只有犯罪嫌疑人才會被通緝。”
“他就是嫌疑人啊。”
“這只是你們主觀懷疑,需要有證據證明是他下的毒。”
【犯罪嫌疑人】這個稱呼,說是嫌疑人,但也不是憑空亂說的,得有證據。
如果沒有證據,那么胡小墩就不能被叫做【犯罪嫌疑人】
法律就是這樣規定,即便所有人都懷疑是他干的,拿不出證據一切都白說。
早期警方實行有罪推定,只要你被懷疑,即便沒有證據也把你當嫌疑人對待,這樣造成了許多的冤假錯案。
后來改革實行無罪推定,只要沒有證據,你就是無罪之人。
警察對后廚人員做了筆錄,提取了飯菜帶回去化驗食物里的毒素殘留。
如果在后續的偵查中,發現了什么新線索能直接指向胡小墩投毒的。
那么警方就可以將他列為犯罪嫌疑人,進行通緝。
現在這情況,又讓陳啟想起了之前公司被毛賊潛入搞破壞,他懷疑這次是不是羅日源在背后指使的。
由于食堂是外包的,苗期光這邊也沒有胡小墩的信息。
董師傅發了一份電子簡歷給苗期光,苗期光又轉發給了陳啟。
“胡小墩,23歲,黔州人,現住地址東灣區...”
陳啟看了下簡歷,是個非常普通的外來打工人。
東灣區醫院那邊通過驗血、嘔吐物、尿液的化驗。
已經確定了是瀉藥引起的上吐下瀉,但檢測不出是哪一種瀉藥。
在給員工們打了點滴之后,他們的癥狀也好了很多。
這事,很快就引來了新聞嗅覺敏銳的記者們,以及工廠員工自己發了抖音。
才過了2個小時,就上了本地熱搜,相信到了晚上,就會上全網熱搜了。
女朋友里面,蘇甜已經從公司群里第一個知道了這事。
第二個知道的是許思菲,雖然員工沒有送到第一醫院。
但醫院之間也都有聯系,醫生們一個傳一個,就傳到了許思菲耳朵里。
她倆都給陳啟打了電話,詢問他有沒有食物中毒。
“我沒事,先不說了,我在處理這事。”
陳啟給倆女朋友說了一樣的話。
現在當務之急,是找到胡小墩,帶他去警局做筆錄問詢。
“陳總,怎么辦,要不要派人去他老家,找他父母。”陳一天焦急道。
警方那邊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不能發全網通緝,陳啟只能自己把他找出來。
“嗯,我讓人去他身份證上的地址看看。”
陳啟把簡歷發給了汪海龍,胡小墩是黔州人,汪海龍他們黔州幫基本也都是黔州人。
黔州幫里肯定有和胡小墩同一個市的。
陳啟給汪海龍打去了電話。
“喂,龍哥,我剛發了你一份簡歷。”
“簡歷?我看看...有了,這個胡小墩是什么人?”
“我新工廠開工,出了集體食物中毒,我懷疑是這個人投的毒。”
“他是你們那邊的人,你看看東海這邊的黔州老鄉有沒有認識的。”